构建和谐图书馆 提升读者服务能力
“和谐”一词自2005年初以来频频出现于报端及其他媒体。什么是和谐?在中国古代典籍《尚书》中,“和”被用以描述家庭、国家、天下等系统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的状态。“和”具有和谐、和平、和睦、和气等内涵。《辞海》解释“和谐”即协调。如和睦,调和,和衷共济。《礼记·乐记》解释“和谐”是其声和以柔。形容配合的好。《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和谐”当和匀称,音调和谐。从现代观念看,“和谐”指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尊重差异,注重协调。和谐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追求。
我校图书馆作为党校文献信息中心,履行着干部教育培训和信息服务的职能,担负着服务读者,服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任务。图书馆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理应在和谐党校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1.和谐图书馆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图书馆。应以实现党校发展为目标,正确处理好发展馆藏的数量与质量,信息服务的外延与内涵,来满足读者需求。加强馆内文化阵地和内部环境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活动和文娱体育活动,来提升读者的素质。坚持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不断增加和谐因素,来促进图书馆的和谐发展。
2.和谐图书馆应坚持“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改进服务方式。对待读者公平公正,诚信友爱,热情周到,文明礼貌,和睦融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使广大读者能充分享受到图书馆的优质服务。
3.和谐图书馆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为读者提供安静、优美的学习环境,方便、合理的良好布局,齐备、完善的安全设施,畅通无阻的消防通道,达到图书馆外部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统一,内部环境与人文协调统一,使读者喜欢图书馆,热爱图书馆,成为读者安心、快乐学习、读书和思考的场所。
4.和谐图书馆的馆员应该爱岗敬业。作为一名图书馆员,一名知识的组织者、管理者,应该尊重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岗位,以和谐友爱的态度处理好工作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尊重同事,理解同事,融洽相处,诚实守信。要真诚对待读者,关爱读者,热爱读者,鼓励读者,关注读者的全面发展,使图书馆成为读者温馨、幸福的家园。
我们只有抓好各项管理,强化保障体系,教育引导广大馆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创造“以人为本”的良好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才能构建和谐图书馆,提升读者能力,为实现党校“一流学府”的目标提供有效的文献保障。
黔西南州委党校图书馆外景
黔西南州委党校图书馆外景
馆内大厅现代化的图书搜索触摸屏
图书借阅一室
报刊阅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