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国房价是被丈母娘炒上去的,那么中国民众的浮躁便是被媒体带动的。我们不能要求民众的甄辨力都保持在同一个高度,但我们有理由要求媒体的责任和诚信有最起码的底线。 作为民众喉舌,媒体执笔代言,但不能借着公众赋予的信任,呈一时口舌之快而制造不实言论。今年三月闹得全国人民人心惶惶的“盐荒”竟源自一条小道消息;“西安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这么大的新闻陕西媒体竟毫不知情,却被千里之外的兰州媒体抢先吸引了大家的眼球;甚至有记者随便到处转转,便得出喀什房价两月就翻倍的的结论。如此零零总总未经调查论证的不实新闻,每天都充斥着各大传统、网络媒体。试问,新闻的严肃性何在?真实性何在?准确性又何在? 前日南方某媒体花了整版的篇幅图文并茂的“揭露”了“中非希望工程”事件主角之一的卢俊卿以及其创办的“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之八大谎言。此新闻一经登出,便遭到了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律师团的严正声明和回击,从法律的角度一一击破了该媒体的不实言论,舆论一片哗然。全世界任何媒体和记者,都以报道原创、独家消息为己任,想当年,美联社和合众社的记者为了抢发肯尼迪总统被刺的消息,不惜斯文扫地、大打出手,这无可厚非。但若是为了争抢销量和点击率而采用不正当手段,就为世人所不齿了。该媒体作为一家全国知名的权威媒体,在报道世华会新闻时,竟不惜以捏造事实,偷换概念这样的低劣手段来报道:作为事件主角之一的“中非希望工程”执行主席兼秘书长卢星宇,明明是“募集”20亿,却被说成是“掌管“20亿;原本低调的慈善工程,却被说成是高调的作秀。如果从事件一开始就关注的民众应该知道,“中非希望工程”事件的起因源自“北京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拆迁”,不幸被无端牵连,说作秀未免太过牵强附会。该协会成立2005年至今,一直行事低调,“中非希望工程”启动时,虽然《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也有报道,但该工程一直本着低调慈善的原则,直至现在被放在网上暴晒近两个月,该协会的一切工作仍然正常有序的开展,又何来作秀直说? 眼看着世华会的规范操作再无“亮点”可挖,无良媒体又将矛头转向世华会创办者卢俊卿及其创办的天九儒商投资集团,不问青红皂白又是一顿穷追猛打,大有死缠烂打,死咬不放之势。我想,若是这些媒体将这种关注程度和敬业精神放在其他贪赃枉法、解决民众实际需求的新闻点上,或许更能获得民心,赢得公众的信任。 靠吸引公众眼球而生存的虚假新闻,即便是传播速度跑过光速,但任然摆脱不了虚假的本质,很多时候,它传播的速度越快,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在“中非希望工程”事件爆发后,原本计划的工程第三次劝捐没有募到一分钱,这个结果,是工程倡导者不愿意看到的,是非洲人民不愿意看到的,更是绝大部分友好的中国人民不愿意看到的。因为不良媒体的不实言论和部分民众的盲目跟风,导致“中非希望工程”进程受阻,这对中非民间友好外交关系也不能不说是一个较大的影响。 更为可笑的是,不良媒体报道的新闻来源,竟含糊不清的说成是该协会前员工,至于是否真有其人,留待公众慢慢猜想吧。可靠、权威的消息源,是采写新闻的不二法门。按照西方客观报道的要求,还必须有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消息源互相印证。而该南方某媒体占据整个版面的报道,竟然连来源的基本情况都不知道,要想不出假新闻,实在是难上加难啊!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唯有恪守真实,才能真正记录下一个时代的脚印,引导公众的正确导向,促进社会的进步。社会需要新闻,国家需要新闻,政府和人民需要新闻。正所谓,谣言止于公开,应将一切不明的事件公布于众,维护公众的知情权,促进社会各界的信息通畅和沟通,这,便是公众乃至社会赋予媒体的职责。 而卢俊卿父女和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决不是无良媒体和假新闻炮轰的第一个对象,但希望是最后一个。中国公众的神经脆弱如此,濒临崩溃边缘,以至于稍有风水草动,便可杯弓蛇影、草木皆兵,最后以讹传讹,指鹿为马,谁之过?无良媒体,希望你们不要成为压死公信力这只瘦弱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