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以何种形式存在?以何种方式作用?什么叫文化矩阵、矩阵文化?什么叫核心文化、文化核心?为什么一个经济体、社会体要想得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必须得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文化、文化核心?为什么只有当一个经济体、社会体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核心文化、文化核心之后才会产生、拥有核心竞争力?又为什么说正是核心文化、文化核心决定了一个经济体、社会体的核心价值?又为什么说核心文化、文化核心不仅体现价值观,也体现方法论?
1、文化矩阵
首先讨论一下文化以什么形式存在。研究发现,只要是文化,无论是什么文化,其都以矩阵的形式存在着。即使它只是一个独立的文化个体,同样是以矩阵的形式存在,否则就谈不到文化。而为了说明问题,我把以矩阵形式存在,并以矩阵方式作用的人文社团称为文化矩阵。何谓文化矩阵?简单地说就是以矩阵的形式存在、并以矩阵方式产生作用的人文社团。
这里讲的文化是具有人文、民族、主义性质的广义文化而不是一般文化社会团体或演艺公司。但是,不能不说,即便是人文团体和演艺公司也以矩阵形式存在,并以矩阵方式作用。
大家知道,文化有东方和西方之区别,而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显然均以矩阵的形式存在着的;大家又知道,在东方文化中有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等,而其也是以矩阵的形式存在并产生作用。另外,日本文化、韩国文化也应该属于东方文化之矩阵,虽然它们分别拥有自己的特征,但不能不说,他们都有我中华文化的基因,虽然他们不一定都认可。
当然,在西方文化矩阵中也有不同文化矩阵,如东欧、西欧、北欧和地中海文化圈或矩阵——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至于说非洲、北美、南美,那就更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特征或文化矩阵了。以上说明,只要是文化,无论它是一种文化,其都以矩阵形式存在并产生作用。
2、矩阵文化
文化矩阵与矩阵文化非同一范畴,前者讲的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而后者则讲的是文化以什么样的方式产生作用。诚然,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文化是以矩阵的方式产生作用的。
为什么说文化是以矩阵的方式产生作用?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世界上压根就没有哪怕只是一个独立的、不与外界发生联系的非文化矩阵,无论其是从哪个文化矩阵给裂变出来的。
比如韩国文化、日本文化,虽然它们都是从中华文化矩阵中裂变出来的,但一旦裂变出来就会形成自己的文化矩阵;再如东欧、西欧、北欧和地中海文化,虽然也属于欧洲或西方文化圈,但又都具有自己的文化矩阵;至于说美国文化,虽然也有西方、欧洲特色,但仍然具有自己的文化矩阵,表现为同一个文化矩阵的声音基本相同,而不同文化矩阵则不尽相同。
其实,这种以矩阵的方式产生作用的文化矩阵十分牢固,在一般情况下不二法门。由于企业、经济体在一般的情况下也是一定文化的载体,所以,当不同企业、经济体发生某种联系时,它们也一般是以矩阵的方式作用于对方。至少,大家应该承认,每一个人都代表着一个企业,而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也都代表着某种文化矩阵,绝非文化个体。
那么,又是什么决定了文化以矩阵的形式存在并以矩阵的方式产生作用?人们一般认为之所以会形成不同文化,与其所在人文地理、政治经济和自然生态的不同有本质、内在、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有什么人文地理、政治经济、自然生态就有什么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矩阵,可用“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来形容。我以为,上述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够深刻。
3、核心文化
而事实上是,能够决定文化矩阵东西不是别的,正是有属于自己而又可属于别人的文化核心。什么意思?就是说,文化虽然以矩阵的形式存在并以矩阵的方式产生作用,全都是由于事先有一种核心文化的存在,是这种有核心文化决定了该文化的存在状态与运动趋势。
大家知道,微观世界中的原子是以矩阵形式存在并以矩阵方式产生作用的。但是,不能不说,原子的存在与运动状态,发展与转化趋势统统是由原子核的性质(电性)决定的。
其实,文化这东西的存在与运动状态,发展与转化趋势也统统是由其核心文化的性质决定。关于这一点,可以说毫无疑问。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人们常说 “领导核心”,请问所谓“领导核心”是一种什么东西?难道仅仅是由于有那么几个重要领导存在?他们如何没有自己的思想、理论,他们凭什么能够成为“领导核心”?诚然,一定是由于其有“核心文化”。
为什么在世界上能够形成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毫无疑问,是由于在这两大阵营中均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核心文化者也。其实,即便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不同国家或民族中亦拥有属于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文化。比如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这个阵营中就曾经有过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的不同时期,亦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4、文化核心
那么,什么是文化核心?凭什么某种思想、理论能够成为核心文化而别的思想、理论就形不成?根源究竟、到底在哪里?笔者经过研究发现,根源就在于能否与时代、实际相结合。
请问,“百家争鸣”中的那一家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核心?中庸之道、道法自然不就是孔子、老子的核心文化?大家知道,孙中山的同盟会是由多个政党组建而成的,但在未组建之前,它们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核心,而组建后,其核心文化无疑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最终被蒋介石等人给篡改,不再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了。结果怎么样?结果使国民党失去了核心文化,而一个没有核心文化的政党自然也就会失去核心竞争力。而最终被共产党取代,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难道,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阵营中就不存在是否有文化核心的问题?
大家知道,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运动的过程中曾经有过一个叫“共产国际”的组织,而到后来,为什么会解散了?如果没有猜错,与其发展到后来不再有核心文化不无联系。谁能说斯大林执行的是原汁原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如果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前苏联为何会与法西斯德国共谋屠杀波兰人民?显然,当时的斯大林,业已篡改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以上说明,文化确实均以矩阵的形式存在并以矩阵的形式产生作用,根本点就在于是否存在核心文化和文化核心者也。那么,了解核心文化、文化核心对于我们来说又有何意义?
5、核心竞争
我以为,其意义就在于,只有在拥有了核心文化、文化核心的前提下,一个文化矩阵才能产生、才能拥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够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其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可以肯定,前苏联社会主义联盟性质的国家之所以会发生剧变,前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之所以会解体,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已失去核心文化、文化核心;而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也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都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文化、文化核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诚然,上述都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与发展,而且也都能够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诚然,在产生、形成上述核心文化、文化核心的过程中亦走过弯路,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中国人民总能形成属于自己的核心文化和能够选择出属于自己的文化核心。这难道不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为何能发展到今天的成因?
如此当然也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得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都必须得有属于自己当然也可以是属于别人的核心文化、文化核心;反之当然也就说明,欧美等经济体的经济之所以得不到可持续发展,一定是由于其文化已不再拥有核心意义、价值了。凭什么这么说?就凭一个经济体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均由其核心文化、文化核心决定。
如此亦说明,不仅原子由原子核决定,星云、星系、星球都存在这一个由“核心决定”的问题。不然,卫星凭啥围绕行星转?行星凭啥围绕恒星转?恒星凭啥围绕银河系中心转?
核心文化:中国式管理境界(60)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