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工业出口竞争力分析
自从我国宣布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就一直处于上升状态。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至今,世界经济复苏如履薄冰,各国经济恢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国的外贸型私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贸易摩擦,出口利润不断减少,而人民币不断升值对对外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5年1美元能够换8.5元人民币左右,现在1美元换不到6.35元人民币,5年多的时间,折损了1/4。但是,湖南省除了外商投资企业个数略有减少外,进出口贸易仍有四成以上的增长速度。进出口总额2010年146.89亿元,顺差12.21亿元。一般贸易和补偿贸易还是主要贸易方式。
表一:2010年湖南省对外贸易情况(单位:万美元)
|
2009 |
2010 |
增长率% |
进出口总额 |
1015100 |
1468900 |
44.70 |
出口 |
549200 |
795500 |
44.85 |
进口 |
465900 |
673400 |
44.54 |
差额 |
83300 |
122100 |
46.58 |
外商直接投资 |
459800 |
490900 |
6.76 |
外商投资企业个数(个) |
2700 |
2621 |
-2.93 |
对外经济合作合同金额 |
156200 |
211500 |
35.40 |
|
|
|
|
一般贸易 |
890162 |
1253437 |
40.81 |
补偿贸易 |
108390 |
178907 |
65.06 |
#加工装配 |
17887 |
24482 |
36.87 |
#加工贸易 |
90503 |
154425 |
70.63 |
租赁贸易 |
9696 |
5277 |
-45.58 |
易货贸易 |
1748 |
6993 |
300.06 |
其他贸易 |
620 |
15547 |
2407.58 |
一、 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一) 内部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被誉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经济发展前景被世界看好,直接吸引了全球资金,从而推动了人民币汇率上升。另外,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顺差地位,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造成了外汇价格相对下跌,进一步加速了人民币升值。
(二) 外在原因
欧美等进口国家对我国出口贸易实行了限制措施,采取逼迫人民币升值来增加中国贸易企业的出口成本,使中美、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特别是2008年继美国次贷危机后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各国经济发展遭遇了严重了挫折,很多发达国家想把经济危机转嫁给中国,从而使本国经济尽快复苏,改变本国在与中国贸易的入超地位,因此一致给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虽然我国私营企业通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较,无论是企业总体规模还是资本运营能力、企业风险规避能力等很多地方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在国际贸易中还是依靠当地充足低廉的人力资本与较低价格的原材料加工为主,高科技含量较小,企业管理水平较粗放,出口的产品往往多集中在生活用品等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层次,受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较大。
二、 当前私营企业所处状况
1、生产情况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和深入,环境不断优化,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发展,为内地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上世纪末,中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私营企业与国外企业相互竞争,开启了“与狼共舞”的新时代。据《湖南统计年鉴2011》介绍,2010年湖南省私营工业企业9152户,拥有资产3065亿元,128万名职工创造了8205亿元产值,146亿元出口交货值,622亿元利润。
表二:2010年湖南省私营工业生产情况
|
总计 |
轻工业 |
重工业 |
大型企业 |
中型企业 |
小型企业 |
企业个数(个) |
9152 |
2821 |
6331 |
2 |
395 |
8755 |
#亏损企业 |
256 |
53 |
203 |
0 |
18 |
238 |
亏损面% |
2.8 |
1.88 |
3.21 |
0 |
4.56 |
2.72 |
工业总产值(亿元) |
8205 |
2778 |
5427 |
37 |
1361 |
6807 |
销售产值(亿元) |
8091 |
2744 |
5347 |
36 |
1332 |
6723 |
出口交货值(亿元) |
146 |
57 |
89 |
3 |
30 |
113 |
资产总计(亿元) |
3065 |
971 |
2094 |
50 |
725 |
2290 |
负债合计(亿元) |
1400 |
445 |
955 |
33 |
376 |
991 |
利润总额(亿元) |
622 |
189 |
433 |
5 |
119 |
498 |
平均从业人员(万人) |
128 |
46 |
82 |
1 |
23 |
104 |
2、效益情况
2010年湖南省私营工业效益总的不错。总资产贡献率35.19%,成本费用利润率8.76%,产品销售率98.6%,资产负责率45.7%。
表三:2010年湖南省私营工业效益情况
|
总资产贡献率(%) |
成本费用利润率(%) |
产品销售率(%) |
资产负债率(%) |
总计 |
35.19 |
8.76 |
98.6 |
45.7 |
轻工业 |
34.92 |
7.7 |
98.75 |
45.87 |
重工业 |
35.32 |
9.32 |
98.52 |
45.62 |
大型企业 |
16.23 |
18.31 |
97.59 |
65.86 |
中型企业 |
27.59 |
9.64 |
97.82 |
51.83 |
小型企业 |
38.02 |
8.52 |
98.76 |
43.31 |
煤炭开采 |
58.05 |
16.73 |
99.32 |
37.09 |
农副食品加工 |
37.69 |
6.89 |
99.18 |
47.17 |
化学品制造 |
35.75 |
8.57 |
98.58 |
40.8 |
非金属矿物制品 |
29.19 |
6.91 |
98.5 |
42.97 |
有色金属加工 |
41.88 |
9.06 |
98.94 |
52.6 |
通用设备制造 |
33.18 |
9.8 |
97.29 |
46.93 |
21世纪以来,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私营企业在和国营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私营企业发展,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提高了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让其充分发挥其作用,鼓励私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和公共基础投资领域。但我国的私营企业大部分规模较小,发展历程较短,拥有高新技术或顶端科技的私营企业更少。因此私营企业的发展之路仍然艰辛。私营企业在积极应对对外发展的同时,应该坚持让企业本身做大做强,兼顾国内广大的市场,减少外贸依存度,降低企业贸易风险。
3、结构情况
在2010年湖南省私营工业37个行业中,拥有500户以上的企业共6大行业,其中:煤炭开采603户,农副食品加工706户,化学品制造1161户,非金属矿物制品934户,有色金属加工504户,通用设备制造567户,占总户数的近半数。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资产、负债、利润总额、平均从业人员,也接近半数,出口交货值达到55%。这说明:煤炭开采、农副食品加工、化学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加工、通用设备制造,是湖南省私营工业的主体。
表四:2010年湖南省私营工业6大行业情况
|
总计 |
煤炭开采 |
农副食品加工 |
化学品制造 |
非金属矿物制品 |
有色金属加工 |
通用设备制造 |
六大行业合计(全部行业37个) |
六大行业占比(%) |
企业个数(个) |
9152 |
603 |
706 |
1161 |
934 |
504 |
567 |
4475 |
48.90 |
#亏损企业 |
256 |
13 |
6 |
29 |
35 |
12 |
19 |
114 |
44.53 |
亏损面% |
2.8 |
2.16 |
0.85 |
2.5 |
3.75 |
2.34 |
3.35 |
2.55 |
|
工业总产值(亿元) |
8205 |
443 |
796 |
853 |
638 |
881 |
423 |
4034 |
49.17 |
销售产值(亿元) |
8091 |
440 |
790 |
841 |
628 |
872 |
412 |
3983 |
49.23 |
出口交货值(亿元) |
146 |
0 |
9 |
49 |
11 |
6 |
6 |
81 |
55.48 |
资产总计(亿元) |
3065 |
165 |
238 |
304 |
260 |
262 |
177 |
1406 |
45.87 |
负债合计(亿元) |
1400 |
61 |
112 |
124 |
112 |
138 |
83 |
630 |
45.00 |
利润总额(亿元) |
622 |
60 |
49 |
61 |
38 |
67 |
35 |
310 |
49.84 |
平均从业人员(万人) |
128 |
9 |
8 |
17 |
14 |
6 |
6 |
60 |
46.88 |
4、私营工业的位置
由于中国近现代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实现环境,私营企业之间无论是规模还是资本等各个方面都差距较大,良莠不齐。据相关调查显示,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管理上有差距。私营企业大多为家族式企业,管理层主要由家族掌管,而有些家族管理人员文化管理素质相对较差,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就直接上岗,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企业资本有差距。私营企业资本总体较弱,企业员工总数量也相对较少且流动性较大,存在着不稳定因素,设备受资本短缺的影响不能及时更新换代,造成设备老旧,从而影响了生产产品的质量和销量,使经营市场和企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私营企业更要励精图治,不断改革,迅速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和变化,用国际化的视野来审视企业制定战略,不断提高企业适应能力,拓展企业发展空间,进一步充实自身实力和发展规模。私营工业企业个数占规模以上工业的三分之二,但资产、出口交货值均不足三分之一,说明出口竞争处于劣势。
表五:2010年湖南省私营工业与规模以上工业比较
|
私营工业 |
规模以上工业 |
私营工业比规上工业(%) |
企业个数(个) |
9152 |
13844 |
66.11 |
#亏损企业 |
256 |
611 |
41.9 |
亏损面% |
2.8 |
4.41 |
63.39 |
工业总产值(亿元) |
8205 |
19008 |
43.17 |
销售产值(亿元) |
8091 |
18731 |
43.2 |
出口交货值(亿元) |
146 |
494 |
29.55 |
资产总计(亿元) |
3065 |
13039 |
23.51 |
负债合计(亿元) |
1400 |
7504 |
18.66 |
利润总额(亿元) |
622 |
1451 |
42.87 |
平均从业人员(万人) |
128 |
272 |
47.06 |
总资产贡献率(%) |
35.19 |
23.18 |
151.81 |
成本费用利润率(%) |
8.76 |
8.7 |
100.69 |
产品销售率(%) |
98.6 |
98.54 |
100.06 |
资产负债率(%) |
45.7 |
57.55 |
79.41 |
三、人民币升值对私营企业的不利影响
(一)失业人口增加。我国的私营企业绝大部分规模较小,资金不充裕。出口型私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企业本身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主要依靠国内廉价的劳动力竞争,利润微薄。人民币的升值,势必会造成贸易商品价格的上涨,从而导致出口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商品的竞争力会减弱,市场份额会不断减小,对企业的出口业务造成较大的冲击。人民币升值以来,我国外贸型私营企业在成本压力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很多企业无法正常经营,企业员工不断被裁减,生存和发展上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二)竞争压力加大。人民币升值会造成出口产品的价格相对提高,从而使私营企业的外面产品价格优势丧失,供求关系受到影响。而进口国会选择价格更加低廉的商品出口国家来进行替代,保持或寻求更高的利润.从而私营企业劳动密集型优势将逐步缩小或不复存在,进一步面临巨大的出口压力。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时期,仍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人民币的升值会迫使国内劳动力价格上涨,最终造成生产成本增加,商品价格上涨,出口市场的份额减少,国外投资会进行转移,导致我国私营企业引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力减弱。
(三)经营风险增加。目前我国人民币汇率采取了浮动政策,受相关政策的影响,汇率处于一种不断变动化状态,从而给外贸型私营企业在业务目标和生产过程中都产生了难以估算的风险。在商品出口贸易中,人民币汇率的持续上升,对那些已出货但还未收货款,或已签了订单的企业,形成了直接的汇兑损失,也给那些应收汇账款多的私营企业造成了更大压力。我国的外贸机制和金融体系正处于调整和完善阶段,出口型私营企业的汇率防范意识和抵抗能力都比较弱,进一步增加外贸型私营企业的经营风险。
四、人民币不断升值对私营企业的积极影响
(一)促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长期以来,我国出口型私营企业依靠国内低廉的原材料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走的是低端的产品加工业务或低端的制造业务,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人民币升值后,出口商品的价格上涨,竞争进一步加剧。而劳动密集型产品本身附加值较低,一般出口企业采取的就是“薄利多销”策略,利润空间十分有限,因此会造成外贸型私营企业的资本萎缩和规模缩小,成为外贸型私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外贸型私营企业在这种环境中,只能自身求变,升级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服务质量,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型。外贸型私营企业还需要改变企业发展模式,积极响应和适应“两型社会”的要求,充分吸收国外同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创新企业生产方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尽快完成企业生产线的升级,大力打造“两高一新”的现代化企业。
(二)促进“内涵式”发展道路,增强自主研发能力。随着人民币升值,出口型私营企业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会逐步消失,产品的供求将持续减小。在自身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外贸型私营企业必须集中精力来进行内涵式发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大力发展自主研发能力,增强企业本身的创新能力和科技能力,从而使外贸产品在科技含量、质量服务上有较大的升级。私营企业在“造血”的同时,也要注重积极“输血”,紧跟国际顶尖潮流,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手段,因地制宜地引进产品生产技术。此外,私营企业还要不断学习外贸知识和国际法律等相关制度,积极保护产品的知识产权,实现“从模仿到超越”的理想。
五、对策与建议
(一)要正视人民币升值问题。紧跟国家汇率政策,认真研究汇率变动带来的效果和影响,仔细换算汇率上升后给企业出口业务带来的经济变动,从而改变出口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提升出口业务的保值,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的成本意识。外贸型私营企业要培养企业员工的对市场风险的把握能力以及敏感度,相关人员必须清楚每笔外贸业务面临怎样的风险,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外贸型私营企业还要与相关银行进行良好的业务沟通协作,紧密依靠银行专业的财务顾问和理财顾问来规避和化解市场风险,积极发展外贸等各方面业务,大力妥善应用银行的产品和服务。
(二)要加快产业升级。不断调整企业生产结构,深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打造中国私营企业品牌。只有树立了自己的品牌,生产出了品牌产品,才能在与国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品牌就意味着好质量、好服务、好形象。外贸型私营企业要致力于开发自身的拳头产品,做到该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同时做好产品的延伸工作,增加产品的实用性、科技性、美观性、耐用性。
(三)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 既要巩固传统市场,又要瞄准新兴的出口市场,不断拓宽出口业务渠道,多条路径地发展自身业务,尽最大可能地规避单一市场带来的风险。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要保证出口产品的质量,确保各个产品地的产品安全。要因地制宜地开展营销策略和各项措施,深入了解各个进口国的法制法规,尽可能选择多币种进行结算,规避单一货币的升贬值所带来的风险。
(四)要不断完善自身。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不断培训企业员工的业务能力,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建立完善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做到奖罚分明,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企业要大力引入国内外同类企业先进的发展理念,吸收其他企业宝贵的发展经验,认真研究其他企业的失败案例,防止同类情况的发生。同时,企业还应该认真学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当地政府政策,利用好各项政策,不违背国家政策,依法发展好各类业务,从而实现企业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