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美国参议院以63票对35票通过人民币汇率法案,按照程序,议案下一步将送至众议院表决。此举标志美国国会启动人民币汇率法案,新一轮货币战争即将开始,并逐渐步入常态化。后危机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利用利率和汇率的杠杆,撬动本国的经济,转嫁危机,向发展中国家掠夺财富。
二战结束于1945年,到现在已经66年没有发生过世界大战了,专家对战争预期评价是:“世界大战打不了,局部战争少不了”。联合国的调解机制和各国之间深层次的贸易互补关系决定了“世界大战打不了”。但是局部战争不可避免,现在局部战争争夺的焦点是石油和宗教。经济上为石油而战,政治上为宗教而战。像两伊战争、中东动乱、中国南海争端等都是为了经济上争夺石油,巴以冲突和印巴矛盾等等又源自于政治上的宗教问题。
现在,宗教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和平的最大焦点,由宗教问题引发的战乱不断。世界上有3大宗教,分别为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创立时间分别相隔了600年,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基督教创立于公元元年,伊斯兰教创立于公元6世纪初。大家仔细分析观察看到三大宗教的三大现象:即信仰佛教的国家经济欠发达,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基本都是发达国家,而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则是战乱不断,这与三大宗教的核心价值观的差异有关。佛教主张自律和修行,基督教主张他律和监督,伊斯兰教主张叛逆和自我牺牲精神。
把战争由军火战争转变为货币战争是美国人的发明,是美债危机之后的新举措,可以不用一兵一卒,依靠金融和汇率的杠杆作用,就可以实现财富的转移,这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新战争形态。
为什么说美国把货币战争作为重新分配财富的新形态和新机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一是美国惯用加印美钞,美元贬值,带动出口,增加就业,消除民怨;二是利用汇率杠杆,输出通胀转嫁危机;三是美元贬值,变相掠夺全球资源,利用美元金融霸主的地位,重新分配财富,走出危机。实行货币战争成本低,效果大,所以美国把货币战争作为全球财富分配的新形态和新机制。
把握世界走势,应对货币战争,需要重点研究中美关系。中美两国从抗美援朝到越南战争再到目前的南海争端,两国关系时好时坏,既争斗又合作。总结起来,中美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敌对关系,是经贸互补的合作关系,在敌对中合作,在合作中发展。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决定了中美关系不可能好到哪里去;中美双方贸易上的互补性,牵扯到双方的利益,也决定中美关系坏不到哪里去。现在美国对中国有3个方面的依赖:一是政府靠借中国钱花,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二是美国民众靠用中国的产品生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中国的产品;三是美国靠中国加大出口,提高就业,美国经常接到来自中国的大订单。可以形象地把中美关系比喻为“婆媳关系”,好不了也离不开。用辩证的心态去看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好的时候不要盲目乐观,差的时候也不用灰心丧气,用经济利益和政治敌对的二元化视角来分析中美关系,对美国在战略上要有戒备之心,在经济利益上要充分利用美国的作用,灵活把握中美关系,中国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美国会启动汇率法案重开货币战争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