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俗有云:老子不死儿不大。是说,为人子者,无论其年岁多大,但只要老父在堂,他就永远是别人的孩子,心里头总有种对老父的依赖感。而这种依赖,非幼儿之心态也,更多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尽管老父垂垂老矣,年近百龄,但只要还有一口气,还活着,那么,老父给儿子精神上的慰藉则莫大焉。如果有朝一日,老父魂归造化,不在斯世了,做儿子的,精神支柱倾倒了,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很老了,原来自己心理上的依赖对象已不存在了,一切都得靠自己打理了,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大”了,但也老了。
人在单位,如若多年不进新人,见到的仍然是那么些老面孔,人的心理有似于此。有朝一日,突然间进来了一些年轻人,如80后,甚或90后什么的,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老了,这就叫“少者不来,长者不知老矣!”。年轻的进来了,而作为先辈的长者,行为做事就得重新审视自己了,“我已不是当初的少者了,现在该‘成熟’了,不然,怎么引领年轻人成长呢?”于是,岁月的车轮将自己推上长者的位置,那就得体现出长者的风范来,考虑问题就得有识见,就得有发人思考的东西。要而言之,就得有深度。没有深度的思想,难免流于浅薄,难服少者之心,其威望则会日益消减。
人老了,要有行,若无行,则为痴人,枉为老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