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银行信贷开年就告急说明什么?


 2011年银行信贷开年就告急说明什么?

  2010年11月底,就有部分银行无钱可贷,时值2011年初,银行还没有下发今年的信贷额度,《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有股份制银行个别分支行去年“压单”的贷款总额已经超过了今年全年的信贷额度。在信贷紧缩预期的影响下,银行各分支机构最近积极奔走于上级机构之间,希望为新的一年争抢更多的信贷额度。个别分行2011年额度在去年12月就排满了。

  通常情况下,各年份信贷额度由央行的货币政策司会同相关部门和各家银行商议决定,各家银行拿到额度时会给分支行下分。在2010年,监管部门曾确定了当年7.5万亿的人民币新增贷款总额,并且要求按照“3:3:2:2”的比例进行投放。投放节奏上,历来年初贷款放量成“习惯”,因为,“一年就365天,你早放一天贷款,就能够多拿到一天的利息。”信贷投放节奏应该和往年一样呈现“前期高、后期压”的走势。投放结构上,各家银行均有相应的内部指引,而高耗能产业、房地产开发贷等项目依然被银行视为“禁地”。银行内会按照“鼓励投入、一般支持、谨慎介入和暂不介入”四个评级对相应产业进行分类,但目前,今年的相关评级分类指引尚未出台。

  截至2010年11月份,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74339.68亿元,1-1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74654.86亿元,接近全年的信贷目标7.5万亿元;M2余额为710273.51亿元,1-11月份新增货币供给100048.99亿元。由此可以看出,在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情况下,基础货币、信贷和货币供给增长都较快。我国货币市场流动性趋紧,货币市场利率上升。货币供应充足,银行为什么“闹钱荒”?有专家认为,年末银行“闹钱荒”存在商业银行资产单一,“存贷比”较高,二线储备不足,利率结构不合理,政策环境发生改变等原因。

  综合各方面分析:一是商业银行资产单一,“存贷比”较高,难以适应政策转向。长期以来,银行贷款是商业银行主要的资产,银行利润主要来自存贷款利差。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商业银行都会扩大信贷,早贷款,早受益。尤其在存款准备金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上升,更需要通过增加信贷,弥补成本的上升。二是二线储备不足,利率结构不合理,影响流动性管理。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而言,二线储备具有缓冲功能,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随时变现。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结构中,国债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很小,而国债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重要工具。长期以来央行票据发行主要是用来冻结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二级市场并不发达,流动性较差,通常持有到期。况且央行票据的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意味着如果商业银行把央行票据卖出去,不仅不能够赚钱,还要倒贴钱,难以起到调节商业银行日常流动性的作用。

  三是货币政策转向,政策环境已经发生改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10月份以来,央行3次上调准备金率,两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市场预期发生变化。11月17日银监会明确提出对于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占贷款余额的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5%,贷款损失准备金占不良贷款的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150%。今年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要在资金备付上达到5%的超储率水平,如果加上法定准备金率18.5%,其准备金比率将达到23.5%,如果商业银行存贷比高,则必须收紧信贷。年底商业银行还面临存贷比考核和节日资金备付的需求,资金供给趋紧。

  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明确2011年的经济工作方向,其中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并没有提偏紧或者适度从紧,暗示信贷总额将较去年保持平稳,2011年只要信贷规模保持在年均7万亿以上,月均新增贷款规模就可以达到5000亿以上,这样的货币政策就不能算是紧缩。央行行长周小川对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资本要求做出了详细解释:宏观审慎性政策框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框架,其主要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其主要特征是建立更强的、体现逆周期性的政策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的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杠杆率要求、拨备规则,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特别要求,会计标准,衍生产品交易的集中清算等。危机爆发后,人们首先看到的是资本要求中的缺陷,当然在流动性、杠杆率和拨备率方面也都有不足。从目前进展看,最主要在资本要求和流动性要求方面已取得进展,其中资本要求的内容较突出。

  周小川说,国际金融危机表明,资本充足率低,抗风险与吸收损失的能力就不足,因此需进一步提高资本充足率,还强调提高资本质量。过去,商业银行的资本由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构成。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附属资本包括可计入的贷款准备金、附属债券、混合类资本债、可转债等。不同层次的资本吸收风险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吸收风险能力最强的是作为一级资本的普通股。这次危机暴露了附属资本吸收损失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扩大核心资本比重,提高普通股在总资本中的占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减少分红,督促银行通过留存利润建立资本缓冲。经济景气时,金融机构不要赚了钱都用来分红,应该积累一点,用于应对经济差的时候可能导致的资本不足;相应地,在经济严重下滑时,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允许银行释放资本缓冲,以满足经济下行周期的信贷需求,防止信贷过度紧缩。还有就是交叉持股和交叉持债问题,银行交叉持有的其他银行附属债应从附属资本中扣除。

  参见:周小川: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

   今年信贷投放不设明确目标

  新一轮贷款投放潮初现 1月信贷或破万亿

     央行将动态调整差别准备金率 拟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