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理由:此为历年来中介骗保金额最大案,影响及其恶劣,导致中介公司商业模式的改变。
案情回放:
泛华南通案半年行骗1700万骗保事件考问风险监管机制
来源:北京商报
近日,保险中介泛华保险服务集团旗下一家分公司仅半年之内就行骗1700万元,时间之短、金额之大令人瞠目结舌。不过,这只是保险行业违法违规之冰山一角。骗保事件频频曝出,“考问”着保险行业的风险监管机制。
泛华保险服务集团是亚洲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保险服务企业,曾于今年5月发布《泛华保险服务集团2009社会责任报告》,倡导所谓“大赢赢于德”,但不出两个月,公司就陷入“泛华保险南通公司诈骗”危机。如此大的骗保事件是在保监会不断加大惩处力度的背景下“公开”进行的。
据了解,今年以来,泛华集团旗下江苏泛华联创保险代理公司南通分公司负责人杨建冬利用职务便利,骗取公司员工和客户资金约1700万元,受骗人数约120人,目前已被依法拘捕。近日,有网友曝出杨建冬私刻公章制作虚假保险产品,并指责泛华集团对这一骗局“不作为”。
“涉案金额巨大,受骗者众多,这样的骗局让很多人在投保时心有余悸。”一位有购买保险意愿的女士告诉记者。
泛华南通案仅是保险业诈骗中的冰山一角。统计显示,自2009年7月保监会决定开展打击保险业“三假”专项工作至今年5月末,全行业共发现和查处各类假冒保险机构案件32起,各类假冒保单20万余份,各类虚假赔案超过1.6万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因涉嫌犯罪,全行业向公安机关移交并已立案侦查的“三假”案件达149起。
保监会表示,一年来专项治理初步遏制住“三假”案件的高发势头。但多位地方保险业界人士透露,各地骗保骗赔现象仍较为严重。地方保险业内的顶风作案也正“考问”着监管层的风控机制。保监会稽查局局长裴光此前称,假保单涉及险种已呈多元化趋势,而保险中介机构涉假金额较大的案件开始显现,打击“三假”已纳入日常监管。
在近日召开的上半年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也指出,把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完善监管报告制度,各保监局定期向保监会报告现场检查和处罚情况,同时强化监管制度的执行力。记者近日了解到,自7月1日起《保险机构案件责任追究指导意见》正式实施,“执行力”将是下半年市场秩序监管的一大重点。
“骗保骗赔行为仍然猖狂,投保人一定要提高警惕。”保险专家指出,目前信息渠道较多,投保人在购买保险前一定要多方了解,可通过公司官网或客服中心了解销售机构的真伪,并将保单号输入保险公司联网系统进行身份验证。
入选理由:保险代理公司截留保费,数额巨大,案情典型
案情回放:
鞍山中太保险代理公司法人及经理钱峰出具阴阳保单,截留保费1000多万元,涉及未到期保单930多笔,未到期责任金额2亿多元。同时,钱峰个人向员工借款和集资约200余万元,并于6月20日失踪,该公司无正常运营资金,经营陷入瘫痪状态。目前,钱峰已被公安机关缉拿归案。
入选理由:作为保险公司基层经营单位的支公司老总成为个人或小集体营私牟利的平台,基层失控,骗保猖獗,应引以为戒。
案情回放:
中华联合保险公司湖南某支公司原副经理(主持工作)钟健在2007年至2009年期间,伙同该公司员工以高息回报为诱饵对外借款1300多万元,通过制作“鸳鸯保单”截留保费或采取收取保费不入账等方式侵占保费近80万元,侵占公司财产、经营费用等10多万元,涉案金额总计近1400万元。事实上,钟健在担任中华联合湖南省内另外一家支公司经理期间,就已经有过严重的违规行为,并被总公司撤职,但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钟健居然仍被任用。钟健已于今年1月被依法逮捕。
入选理由:销售假冒保险产品,骗取巨额保费超千万
案情回放:
新华人寿湖南某支公司原客户经理李志勇、银代业务原督导吕湘荣于2004年至2009年期间,私印保单、私刻印章,并利用与当地邮政系统相关工作人员的亲属关系,通过邮政网点在该地区销售“裕祥团体保险年金”等假的保险产品。经初步查证,两人共骗取资金1300多万元,所骗资金用于民间放贷和个人消费。两人于今年1月,被公安机关以涉嫌保险诈骗罪立案,并被逮捕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