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艺术界名流为陕西天增公文化有限公司题字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先生为陕西天增公文化有限公司题字:天增公

 价值中国网讯 在兔年新春即将来临之际,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传统文化专家、易学专家任法融先生,长安画派代表人物康师尧直系嫡孙,西北书画院副院长康朕先生,著名书法家贺一平.画家顿锡江新春等先后给陕西天增公文化有限公司题字赠画,勉励陕西天增公文化有限公司在新的新的一年,文化传播事业日盛,创造更多业绩,为构建和谐文化,为繁荣陕西文化事业再立新功。 

  陕西天增公文化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姚青郎先生,其先辈家族树立的“天增公”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是著名的陕商五百年老字号,明清时期主要以茶叶,丝绸,中药,棉麻,票号为主。经营涉及国外缅甸等有其分号。

    

 

   2010年1月29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传统文化专家、易学专家任法融先生与陕西天增公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伟在周至楼观台合影留念.        

    

    中国书画家协会西北书画院负责人,天增文化公司顾问王城与任法融先生 

  任法融俗名任志刚,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原籍甘肃天水县,生于1936年。家中世代务农,家境贫寒,幼年丧父,弟兄3人,任法融为最小者。其外祖父为清末秀才,颇精儒学,以教学为生,其父在外祖父教育影响下,亦通读儒家四书,并常阅读佛、道教经典书籍。
 1943年任法融7岁时入乡塾读书,1950年14岁时因家庭生计困难而废学,在家习农事并从其慈母课读儒家四书,身体渐成长,文化涵养亦渐增长。1955年冬,年已19 岁的任法融到陕西陇县道教宫观“龙门洞”游览,见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幽美,又听说元代的著名道士丘处机(长春)曾在这里修炼得道,心颇慕之,因而在山中盘桓数日。当时龙门洞常住有廿多位道士,任法融见他们个个朴素善良,勤于道家修炼,便请得该观监院同意留居,每日随道众干农活,闲暇时便借阅道书。渐读便渐对道教产生信念,与道教结下不解之缘。尔后,正式入道,拜全真龙门正宗廿八代玄裔王嗣林道长为师,随师学道。

    

    长安画派著名画家康朕为天增公文化公司增画《慎独》
  

  新闻链接:康师尧   

 康师尧(1921-1985),笔名康巽,河南博爱县人。久居西安。擅长中国画。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美协常务理事、陕西书协理事、陕西国画院副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工艺美术学会第一副理事长、陕西国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曾参加第三、四届全国文代会。 

 康师尧1944年夏毕业于武昌艺专绘画科国画业,师从康一禾、张肇名,以工笔花鸟、仕女为主,兼工写意,积极探索中国花鸟国画的创新。对传统中国画技法进行过认真学习和研究,他十分重视到大自然里去观察,勤于写生。1956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分会国画研究室主任,与石鲁、赵望云等共研画艺,致力于中国画的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长安画派”中花鸟画创新的主将。

    

      天增公总经理王伟锋与书法大侠贺一平

  

      西北书画院秘书长王城接受书法家贺一平书法作品

 新闻链接:贺一平,著名书法家。现任: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长、西北书画院名誉院长,于右任书法协会常务会长、陕西书画艺术院名誉院长、贺一平文化艺术中心主任。1958年出生于西安。自幼喜爱文学和书法艺术,1982年大学中文系毕业。 1989年在于右任先生故乡从事书法研究,从此步入书道。 1993年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应邀为韶山碑林书写“沁园春·雪”碑石四尊,同年加入陕西省书法家协会。 1994年,响应钟国兴先生倡导,与中日友好医院联手,在北京发起组织了拯救患有苯丙酮尿症儿童的书法义卖活动,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健康报、妇女儿童报等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同年被评为中国新闻人物,并应邀参加了建国三十五周年庆典活动。 1995年,任组委会主任,组织发起了陕西省农民书法大赛,获得巨大成功。 同年组织了《中国书法万里行活动》全国几十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大获成功。1996-1998年,为于右任先生纪念馆、药王山管理局题写碑石,为崆峒山题写“道法自然”,为西镇吴山题写山名。 1999年,为庆祝澳门回归,曾著有《书法史歌》、《书法十论》、《书法我谈》等,被多家媒体出版刊发。喜书长卷、巨幅。为国务院、人民大会堂、以及一些省市贵宾庁书写过二十米以上长卷。有些作品被二十多处风景名胜刻碑勒石。    

   

    著名画家顿锡江乙卯新春赠画天增公

  新闻链接:顿锡江 男,生于1974年,32岁,陕西三原人,祖籍山东。国家美术家联合会会员,国际长白山书画社理事。二级书画师,三年的军旅生涯炼就了他豪放的性格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作者擅长花鸟,尤以梅花最见个性和功力,其梅花曲如龙,劲似铁,紧劲奇屈,树皮皱裂,苍老多节,铁锈斑斑,叩之有声,清香中透出钢铁冰冷的气息,使人感到寒气逼人。作品大气粗犷,以骨气取胜,把西北人的豪放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在1995年全国第二届“钙王杯”书画大奖赛中获二等奖,同年在北京举办的“1995年北京国际中国书画周”活动中其作品被永久性收藏,同年因工作突出,荣立三等功一次。1996年作品入编《中华古今书画家吉祥福寿作品大典》,并赴香港巡回展出,因在军队政治处宣传工作出色被评为优秀士兵。在1997年7月迎香港回归祖国迎十五大召开的“宝胜杯”书画大奖赛中获中外书画艺术名人荣誉称号。1997年在“国际长白山书画篆刻艺术大奖赛”中获三等奖。2002年全国选新人书画大赛中荣获十佳一等奖。2005年在第二届“中华名人”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大展中荣获三等奖。2006年“亚欧杯国际书画大赛”获得金星奖;由中国文艺杰出成就奖组委会授予“中国文艺杰出成就奖”、“书画艺术金奖”和“中国文艺终身成就艺术家”荣誉称号,作品录入《当代书画艺术家精品集》、《跨世纪书画家传略》等,事迹和作品被《乌鲁木齐晚报》、《西线影视报》、《人民军队报》、《三秦书画报》专题刊载报道,电视台“人生写真”栏目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