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思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美国》


    据说最近微博上盛传:“2011年度由重庆出版社最新出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美国》!此书一见光便连同其作者陈思进,被各网络不同界别的童鞋们‘围殴’”,本人便是作者,承蒙大家“厚爱”了,当下网友们的时间越来越宝贵,往往非但不读书,就连短短一篇博文都不屑于看,能在百忙之中“围殴”,费心了,再次表示感谢!不过由于微博盛行,容易“望题生意”,还是最好请看了书之后再开骂为佳。


  下面是网友四月五月(美国哲学博士)写的读后感,请大家抽空看一下吧。
  

读陈思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美国》
文/四月五月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美国》这本书开章就告诉读者美国“最聪明的人”干什么。

 

  简单回顾一下美国历史,对认识这个问题有帮助。

    20世纪前,欧洲人还瞧不起美国。尽管那个时候美国人已经用枪炮赶走了老来要税的英国人,他们对“祖国”还很热爱,对英国人唯唯是诺。可是英国人就不然了,1851年伦敦举办的世博会时,英国幽默杂志《笨拙》酸酸地说:“在仅有几艘小船组成的船队里,就是美国艺术和制造业的全部家当了……一堆肥皂上面放着几把科尔特左轮手枪,来自辛辛那提的腌菜飘浮在醋蜜上。”提都没提技术水平很高的麦考密克收割机。美国那时候还没有太多的愤青,对这些讽刺打击,很有耐心。

    后来美国打了内战,扫除了障碍,资本主义蓬勃发展,该是把那口憋着的气吐出来的时候了。1893年,美国在芝加哥办了世博会,这次土枪换炮,菲利斯摩天轮、爱迪生电灯,柯达胶卷等等,肥皂和腌菜换成了琥珀爆米花,箭牌口香糖,和蓝带啤酒,向世界展现无穷魅力,从此走上强国之途。

    那个时候美国可是靠高科技,靠务实往上爬。可是想一想早先移民美国创业的都是什么样的人物? 生物学上有证明,在艰苦卓绝的情况下,冒着难以克服的困难,飘洋过海来新大陆的几乎都是躁狂症患者。这种病的症状是敢于冒险,精力充沛,工作起来忘掉一切,情绪极度热烈,亢奋和疯狂。这样的人和他们的后代是创业者,企业家,管理人员的人选。可是他们不能务实,不能把自己埋没在日常劳动的烦琐中。因此他们就去非洲、亚洲,买来、甚至抢来奴隶为他们干艰苦的体力。

    世界进入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空前发展,体力劳动逐渐被机器所代替,非洲来的苦力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脑力劳动需要有人源来完成。恰逢一、二次大战,旧世界兵荒马乱;安定,富庶的美国靠优惠的移民政策,吸引了不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科学家、各行各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由他们在新世界里继续钻研。美国也因此一跃取代了英国,占据了世界霸主地位。

    因此,掌握“硬”的知识,奋发图强,好像不重要了,反正世界上各种人才都在削尖脑袋往这里钻。美国名牌高校的申请标准“软”了,都是要多才多艺,勇于冒险,具有领导魄力,学习成绩次要。这样下来,似乎中小学校的教育方针都改变了。从20世纪70年代起,国际统考中,美国中小学生的成绩总是排在后面。美国的决策人物一点也不犯愁,因为他们经济大国,世界霸权的地位依然不变。

    各行各业的日常、尖端都由外国人来搞了,那么那些土生土长的,最聪明的美国人,那些躁狂症患者的后代,到底都在干什么?

    他们都在华尔街上——作者如是说。华尔街上挑战性很强的工作的确是吸引敢于冒险,精力充沛的工作狂和情绪亢奋的人;更重要的是,报酬也挑战其它职业。

    听说过美国律师是赚钱的机器了吗?很动人了,是不是?那印钱的机器呢?华尔街的老板们是印钱的机器!——作者如是说。

    作者提供了一幅素描,展示华尔街老板们印钱是个什么样的工程:

    先决条件:把那只牛从五分的硬币里面挤出来。

    服饰标准:黑皮鞋擦得锃亮发光,又故意弄出几条皱褶。

    职场环境:有一种停不下来的压迫感。

    平均工龄:10年。

    顶头上司:总收入大约相当于124万个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

    最小误差:旅游前把那辆罗斯莱斯抵押出去!可以节省30美元。

    奖金纪录:上司1.5百万,下司2万,人均75.1万。这是在全国人民仍生活在他们造成的金融危机的水深火热之刻。

    行业要求:必须刻薄。

    目标目的:最大利润。

    工作范围:出品一个个复杂的债卷,为敛一笔笔昧良心的钱。

    标准口号:都是电脑惹的祸!

    坚守准则:不讲道德。

    业务性质:为了自己的客户,对该甩出的说不,对该买进的也说不。

    职业道德:  只玩别人的钱!

    岗位责任:制造泡沫。

    双重保险:赚的是资本主义的钱­——放入自己腰包;亏的是社会主义本——政府照价赔偿。

    承担义务:为资本主义政府培养、输送要人,以确保社会主义的待遇。

    好了,我不能暴露的情节太多,而坏了读者们的胃口。请读者自己读吧。

    作者陈思进是个有心,有脑的作者,观察入微,分析透彻。加上他自己在华尔街的亲身经历,成就了这本属实,流畅,风趣的书,使人拿起来就放不下了,一口气读完。原来政治经济题材的书也可以写得如此轻松。

注:巴菲特个人财产最高时达到620亿。近几年,美国家庭收入的中位数是5万左右,620亿/5万 = 124 万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