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作用
李华新
一个人均仅4分坡地、纯收入2380元的穷山村,一年时间,道路通达、用水改善、产业确立,年人均收入增加到3980元。这是我省“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在广元市元坝区紫云乡紫云村带来的巨变。1月26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在此调研时指出,“挂包帮”工作把各方资源整合起来实现最大效益,充分发挥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作用,促进了贫困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四川日报》110128)
蒋巨峰省长这话的意思其实是另有深意的, 紫云村是蒋巨峰在“挂包帮”活动中的联系点。去年6月蒋巨峰到这里考察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件件急事——水、电、路,一桩桩难题——发展产业无门、屋舍破旧。
如果把相关部门人力物力集中投放在紫云村,固然能让它很快面貌一新,但蒋巨峰认为,“开小灶”的做法不利于调动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不能形成可在面上推广的经验,也不利于长久发展。他与当地干部群众反复探讨,定下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帮扶的思路。
新修的水泥村道,让蒋巨峰一行此次紫云村之行分外顺畅。村头新房墙上一幅标语引人注目,在蒋巨峰提出的“挂包帮不是开小灶”之后,村民们添了一句话:“发展不能等靠要”。一年来,全村投向道路、产业、水利等近千万元投资中,群众自己投资投劳占60%以上,一桩桩急事和难题被化解。看来省长的挂靠点,假如是用省长手中的权力来进行扶贫,也许是很容易的,但是开小灶的办法总不是一个农民可以从根本上与脱贫的办法。但是,省长的挂靠点总是有自己的一些优势。比如,在帮扶单位和农科专家指导下,村民们开荒坡、兴水利、抓产业,百里猕猴桃长廊已见雏形,还根据各片区不同的自然禀赋发展了核桃种植和森林土鸡养殖。在村里,蒋巨峰一眼认出了种植猕猴桃能手李明秀,问她用水还难不难,去年销售怎么样。李明秀说,蓄水池和水渠修了后,用水基本能保证了,她家猕猴桃卖了16.6万元。村民们现在人均有1亩以上的猕猴桃,明年就能挂果,预计每亩收入上万元。
面对李明秀的连声道谢,蒋巨峰说,要谢就谢你们自己,这都是靠你们干出来。 蒋巨峰省长对此的感触也是很深刻的。他说,大家一心一意抓发展的信心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这也是蒋巨峰所说的,要感谢最先要感谢的就是自己。
农民要成为扶贫开发中的主体,要让你们自己心中树立起脱贫致富的信心,而作为政府则是要给农民多多寻找门路,对农民你们自己无法无力解决的问题,政府要积极跟进,即使引导、提供技术支持和扶持,这就是授之以渔的思路和真正有效的办法。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