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退潮时,谁能拒绝裸泳?


车市退潮时,谁能拒绝裸泳?

文/赤脚远足


2011年的中国车市,会只是勇敢者的游戏吗?

 

京城去年底颁布的一道“限牌令”,对全国车市产生的“蝴蝶效应”仍在持续发酵。进入2011年,广州率先传来“跟进”消息,一份长达6600多字的“广州中心城区缓解交通拥堵方案”,日前正在广州市政府网站征集民意。与“首堵”北京直接从限制机动车牌照控制新增机动车数量相比,广州酝酿以对进入中心城区的机动车征收“拥堵费”的做法似乎更显人性化。

 

但是,在限制机动车过快增长这个初衷上,北京和广州是一致的。至此,由上海早在数年前就开始的机动车号牌拍卖以缓解城市拥堵的做法,已经在国内以“北上广”为首的一线城市形成了燎原之势。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这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从限制机动车增量的角度去解决城市的拥堵的办法,尽管明显是“治标不治本”的策略性决策,但却实实在在地抑制了部分购车者的消费需求。

 

为此,业内专家对于2011年中国车市的增长预期变得谨慎起来,大多数专家都认为,2011年中国车市能维持10%~15%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这与此前三年中国车市每年都以30%以上的增幅相比,形成巨大落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月1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

 

除了一线城市限购成风外,政策上的收缩也加重了业界对2011年中国车市的悲观情绪。例如,在2010年很“给力”的购置税优惠和汽车下乡补贴等政策,到去年底已经正式退出了。车市退潮之时,如何成为不裸泳者?这是大多数车企的销售老总们,在面对2011年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中国车市,不得不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从长远来看,支持我国汽车市场新一轮高速增长的,将是广泛分布在二三线市场的消费力量,宝骏品牌也将针对以这一潜力市场。”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总经理杨杰日前告诉笔者,未来支撑起中国新车销量增长的最大源动力,将从东部沿海的一线大城市,转移到中西部的二三线城市。而此前宝骏的渠道计划也显示,首批150多家经销商主要布局在二三线城市。

 

业内专家们普遍预计,北京“限牌令”出台后,首当其冲的将是售价10万元以下的经济型轿车,这些产品以入门级代步车为主,也是自主品牌竞争最为倚重的细分市场。“自主品牌面临灭顶之灾,而以合资中高端品牌、进口豪华车品牌为首的高档车消费需求,则基本不受冲击。”分析人士预计,奇瑞、华晨、吉利和比亚迪等车企,也将不得不像上汽通用五菱一样,实施向二三线城市大规模转移的战略。

 

一个可以预料的结果会是,那些提前在二三线扎根布局的车企,将在下一轮的洗牌中获得抢跑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将是个“渠道决胜一切”的新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微面”起家的上汽通用五菱,有着比奇瑞吉利和丰田大众们都更为强大的渠道优势。作为长年占据国内微车销量头把交椅的上汽通用五菱,在全国地级市的覆盖率已达到90%左右。

 

宝骏重点“押宝”二三线城市,对于广汽本田理念、东风日产启辰以及随后加入合资自主阵营的新品牌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效应。这也是大众、通用和丰田等在华合资公司近两年来,一直强调“渠道下沉”,深入扎根二三线市场的根本原因。在合资自主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跨国车企加速布局二三线城市,不仅是为“洋品牌”发展考虑,也是给未来打造合资自主品牌积蓄力量。

 

毫无疑问,在一线城市的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尤其是购车成本和使用成本大幅增加的前提下,以主攻“家庭第一辆轿车”为目标的宝骏重点“押宝”二三线市场,绝对是个战略性决策。上汽通用五菱总经理沈阳说:“宝骏汽车致力于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具有国际质量、高可靠性和平易近人的产品,第一款中级轿车宝骏630将主攻容量最大、增速最快的中级车细分市场,它会成为中国最广大用户的忠诚伙伴。”

 

从汽车行业的发展进程来看,中国的汽车企业正在进入体系竞争力比拼的时代,在研发、产品、工厂、供应商、渠道逐步成熟后,强大的整合能力成为制胜关键,这正是以上汽通用五菱为代表的合资车企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2011年,只有那些经过长时期苦练内功,且真正具备了从产品到渠道的体系竞争力的汽车企业,才可能成为有能力拒绝裸泳的胜出者。(注:博文仅代表博主一家之言,欢迎拍砖但请注意文明用语,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