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组织卓越领导力 – 面对组织的特洛伊现象


 
      随着近日国内领导人访问美国的种种情事, 美国民众深感中国在经济发展俨然成为全球领导地位, 虽然在数字上中国仍排第二位. 但中国的影响力确实增长与累积. 特别对尚未完全脱离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 且过去习惯于安舒日子与位居全球龙头的美国民众而言的确是进入相当不易与重新适应的日子. 而中国却也逐步展现影响力,在全球变化快速的局势中寻找新的定位与领导力.
 
     中国企业在过去20年内已有大幅成长甚至跨入国际化的布局速度加快, 但是对大部分国内领导者要有效转化组织进入全球连结进而有效领导组织创新与保持基业长青的确仍有一段路要走.面对中美关系新定位与新局势,中国企业家与组织领导者又要如何因应面对,同样的, 新机会也带来新责任, 组织领导者如何保持卓越的组织使命与价值以避免组织失效将是关键议题,
 
    近日也有专家针对如何保持卓越防止组织失効议题以特洛伊现象说明解释, 美国知名理财集团总裁恰克先生对组织的特洛伊现象有一精辟分析, 特洛伊古城于1871被发现前一直被视为荷马诗中特洛伊战争的虚构城市, 公元1871德国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施里曼发现特洛伊城遗址废墟,其后于同址发现更多不同时代的城市遗址。于罗马帝国时期,奥古斯都曾于此处建成一座名为“Ilium”的城市,直至君士坦丁堡建成后于拜占庭帝国时期迅速没落。 重点是特洛伊的繁华与衰退似乎是一种宿命符号与循环. 也就是, 当领导者建立特洛伊过程时是经过无数努力, 克服困难, 逐步迈向愿景, 然而, 当建立稳定国度后, 繁华与安舒逐渐侵蚀领导者的心志, 弱化国家与民众的奋斗意志, 逐渐进入整体国力的衰弱状态, 除非有更卓越的领导者与领导团队出现, 重新转化国家文化, 否则特洛伊即将步入败亡. 如此循环几次, 在特洛依遗址竟然发现不同时代所遗留的城市建筑与文化. 一次又一次,一代又一代, 因此特洛伊现象就成为领导力衰败的代名词. 而最令美国人担心的事是自从二战后的快速发展与繁荣, 已使大部分的民众失去从艰苦中奋斗的意志, 大量的习惯性消费与负债, 似乎使美国进入特洛伊现象. 美国的建国精神与核心价值似乎逐渐失落. 而是否处于特洛伊现象, 端视其组织体质是否拥有抵抗与面对困境的能力与自我转化变革的决心.   
 
事实上中国古代许多朝代的兴起与衰败, 也有相当的比例与此有关. 而当美国因长期富裕而进入国力与组织衰退现象, 中国企业家与组织领导者又如何引以为鉴?
 
美国著名管理学者科罗拉多大学教授吉姆柯林斯的近作 ”How The Mighty Fall”,国内翻译为 "再造卓越”, 也研究为何卓越企业会进入失败结局? 归纳出失败的症状阶段是1.令人骄傲的成功状态 2. 无节制的追逐更多利益 3. 拒绝承担风险 4. 盲目寻求拯救 5.澈底放弃等,
无论是企业, 球队, 非营利组织或是国家朝代, 为何能保持卓越成绩, 到底与其它团队与组织有何差别? 组织的体质健康最为关键. 因为组织在前三个阶段时无法判断是否已有问题. 组织惯性渐被视为理所当然. 如同许多癌症患者都于末期才被发现一般. 当然, 柯林斯教授也列出十项必做的事给企业家来思考如何避免落入失败体质. 而其中一项, 对关键岗位人选的特质要求非常重要, 谈到这些岗位的领导者必须对卓越有很高热情, 也包含对文化, 价值观与追求永续的热情. 并不断持守核心价值并把核心价值转化成日常的领导语言与机制. 因为组织价值就是组织发展的天然防腐剂. 此外, 诚实且定期的自我诊断, 也是预防老化与衰退的关键. 如同定期接受健检的习惯,可提早发现身体异常. 企业会透过管理咨询公司与第三者稽核组织来审视企业发展现状促使改善进步, 如同华为的成长模式等. 然而政府与相关组织也必须强化自我诊断与独立稽核能力来持续与强化领导力的质量与创新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领导力发展中心主任查尔斯教授认为长保组织卓越的重要特质除了建立优良的组织战略外对核心文化的经营与创新变革的能力至关重要, 特别是21世纪组织内外信息更加透明与容易取得. 组织成员透过更开放与多元的学习环境达到更高的创新成果.然而, 核心价值的传递就很难从文字与书面文件来领悟; 领导团队贯彻文化必须以身作则(Role Model), 才更具影响力, 特别是对核心骨干的价值观与文化转化能力相当重视 (Value & Culture Transformation). 道德与价值文化转化能力不太容易从教导中有大幅学习成长, 而是一开始就必须吸引这样的人进入企业与组织中. 且透过组织开放与创新能力不断以创意来沟通与引领持续改善. 如同前沃尔玛首席执行官所言”我有一个推销员的性格, 但我有一个营运者的灵魂”. 查尔斯教授更说明, 组织的价值与文化如通一张看不见的网, 深深的套住组织成员的心思与组织活动的选择. 更如同炼条被钉在木桩的大象, 长大之后仍深信没有能力离开木桩与炼条的约束. 这种价值文化与领导信念将巨大地影响内在组织体质发展与响应外在环境变化的能力.
 
     柯林斯 ”优秀到卓越”的研究中,为了排除一般人认为”领导力是组织成功失败的核心因素” , 刻意只作数据研究与搜集, 让数据为组织说话.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仍然发现, 领导者与团队领导力仍是组织是基业长青与成败的关键能力, 第五级领导者的谦虚品德, 专业能力与对组织和社会的用心态度超越一般的经营管理者. 更具体的诠释, 也就是说一般的组织管理者心态看重被交付的责任与成绩结果的达成, 回应责任(Able to Response)是其主要能力. 然而, 当责的领导者态度对结果与过程的永续性愿负最大的经营当责(Accountability). 其心志不只远超越自己的现状利益需求, 甚至追求超越股东价值, 更愿意建立可成可久的组织与社会利益, 甚至全球公民的利益思维. 加拿大的著名学者保罗史蒂文森更认为, 组织的当责领导力要找出超越”更高经济获利”的组织目的,组织使命与组织灵魂并响应全球人类的普世价值与存在目的.才是保持基业长基避免组织墬落的根本核心. 可喜的是,国内部分的企业家与领导者愈来有愈多的相关典范与追求, 如对低碳环境的意识与行动计划,对领导价值与诚信的觉醒等.但大部分的领导价值文化距离世界级的当责领导者心志仍有一些距离. 而消弭这个距离甚至超越现有领导力标竿是中国企业家与政府领导力值得追求的目标. 因此, 当责的领导者心态是建立与维持组织健康体质的关键. 企业组织面对全球各种经济与政治冲击才能屹立不摇.
       
领导者与领导团队要避免组织进入特洛伊现象, 对组织的使命,目的,价值,文化要有高度的,创新力, 发展力, 实践力, 转化力,当责力与持续定期的诊断力是避免组织体质衰落的核心能力. 正如同美国领导力大师约翰麦克斯威尔博士在去年北京的国际领导力大会所言:”如何在艰巨中领导? 当组织与领导团队都很清楚并有效实践核心价值与使命,并自我领导与更新时, 就不会在困境中因慌乱失去方向, 在胜利时因骄傲失去目标; 也如同船上的锚坚定地系于海底, 风暴来临不会将船冲走, 也如同建造房屋有坚实地基,不因地震而倒塌.”组织卓越领导力体质是否经得起考验, 都将在未来的不定时检验中清楚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