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涧草堂飘书香 知书达理家代昌
-----兼论书香环境是阳宅风水的重要元素
曾祥裕
(赣州风水养生堂 QQ175613195)
2011年初中国大江南北,寒流频发,天寒地冻,但有一则新闻让人倍感温暖。杭州图书馆不拒绝乞丐、拾荒者入内读书,引来其他读者的投诉,馆长褚树青回答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网友“贺兰泰”1月18日下午在新浪微博上转载了这个故事。两天时间,微博被转发近1.6万次,网友把杭州图书馆称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对于这家“史上最温暖图书馆”,不少网民都不约而同引用了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一句话:“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在千龙网上的一则网评称:“杭州图书馆对乞丐和农民工开放是暖闻,是知识之暖,是真理之暖,是文明之暖,是平等之暖,是公益之暖,期盼这样的暖闻能够有蝴蝶效应,激发起更多地方的暖闻诞生。”
由此新闻,我想到了在浙江游览海盐南北湖的西涧草堂经历,我们一路上不时与陌生人相遇,他们无论男女老少,总是笑逐颜开,有问必答。我游历过国内不少地方,难得遇到这么多充满人情味的人。
为何浙江人文明素质较高,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西涧草堂让我感触到了浙江人爱读书的的境界,这为我解开了浙江人为何人才辈出,为何浙商能异军突起,一路飘红?从浙江图书馆的暖人之举和昔日浙江人嗜书如命的故事中,我们不难找到答案。
读书是人类不断进取的动力。如今,中国要强大立足于世界之林,不能局限于一味提高GDP,只有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让人的精神境界走向现代化,才有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当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科技和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日益突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在人。可以说,谁掌握了知识和人才,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当今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呈现多元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过去以书籍为载体的读书气氛不再重现。2009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日前发布。调查报告显示,互联网已成为我国中学生知识获取、人际交往和娱乐消遣的重要渠道。
将书籍作为精神伴侣 让阅读成为职业习惯。说实在的,我人生中经历了三种角色的转变,能够胜任,都是知识给我的力量。我无论在中医院工作,还是在报社当记者,包括现在全身心从事风水养生研究和实践,始终对纸质书有种不可割舍的感情。
这种感情是自小养成的。记得小时候正遇上文革,那是书荒年代,我在家对面的店中拿着一本《红旗》杂志可从头读到尾,一本当时为禁书的《青春之歌》让我读了又读。书的情结牢牢地扎根在我的心中。所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对纸质书的钟爱永远不会消失。读纸质书的好处,让人沉静,还可进入“深阅读”状态,品着香茗,手捧一本喜欢的书,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思考,真的有利于更全面更深入地获取知识。
我爱读书,平时无他爱好,不打麻将不打牌,业余时间在书海中漫游,就感到无比充实和快乐,如果一日不摸书就如同恍如有失,心神不定。书是我的命根子。
视书如命的人,古今中外举不胜举。这次我到浙江海盐南北湖游览时,行至鸡笼山,只见一座外有围墙、古色古香的两层楼房立于永安湖畔。据朱祥锋友人邱林根介绍:这是蒋氏藏书名楼“西涧草堂”。走近一看,大厅“西涧草堂”4个大字由红学家俞平伯于1983年补书,上海图书馆原馆长顾廷龙补书匾额“亦秀阁”悬于二楼。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书“西涧”二字,摩崖刻石于西涧之上。藏书名楼与名家墨宝珠联璧合,引人瞩目。
“西涧草堂”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因临近西涧而得名。清咸丰年间海宁蒋氏把衍芬草堂珍藏的万卷书移于此,原为蒋百里祠堂。经测,坐向为申山寅向兼坤艮,来水乾亥,出水为乙辰,后龙山为万苍山,入首龙为亦秀峰,有诗日:“万苍山接北湖北,亦秀峰临西涧西”。
为何蒋氏把书屋藏在此?
综观四周,此处层峦叠翠,巍楼孤峙,松楸千寻,为幽深藏书佳境。“西涧草堂”屹立其中,至今已有160余年历史。其实,此楼原是海宁硖石蒋家丙舍,其先祖曾葬于草堂之右侧山麓,墓道幽邃,乔木千寻,直抵北湖之滨。可见,蒋氏的祖坟以至后来的藏书室深藏在此,是看中南北湖风水宜人。
读书人爱藏书。蒋氏淳村公生前素好藏书,延名师,购善本、孤本,在海宁建藏书楼曰“衍芬草堂”。其子和三世孙蒋光焴(字寅昉)皆爱书如命,每遇善本,往往不惜重金买下,或辗转传抄得之,插架10多万卷,其中不乏宋椠元刊及精抄之本。
解放初期,国家为保护文物,派人深入民间采集古今载籍。蒋鹏骞代表蒋氏家族慷慨无偿捐献数十万卷藏书,成为当时读书界的佳话。
现在的西涧草堂已经没有藏书,但是这草堂已有深刻的书香记忆,我走近室内坐在厅堂,神思遐想穿过时光隧道,遥想当时读书人在此灯下读书的镜头。闭目凝神一缕缕书香沁入心脾。
回到赣州我翻开读书笔记本,已经发黄的纸上淡淡的墨迹,还依稀可见我恭敬笔录的读书格言:
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卡莱尔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高尔基
☆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 ——乌皮特
☆书籍使我们成为以往各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继承者——钦宁格
☆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爱迪生
☆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在岑寂的时候,书籍使我们欢娱,远离一切的痛苦——柯里叶尔
☆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赫尔岑
☆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赫尔岑
.......
当我在为客户调整阳宅风水布局时,如果其家有小孩我往往会不动声色,着意调好文昌位。我的动机正如威尔逊所说的一样:“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 你想想看,阳宅风水离开了采光通风,那就是地座阴气重重的死宅。所以说,没有书香味的家庭就没有生气。倘若家有小孩,如果生活在没有书香味的家庭中,纵然家装再豪华,也不利于小孩的身心健康成长。
传金传银不如传书。纵观天下有作为的人都爱读书。就一户而言,为儿女营造良好读书环境,就是最好的阳宅风水;就一个国家而言,为全民营造读书环境,培育书香社会,就是最开明最有后续发展力的国家。但愿有更多象浙江图书馆这样温暖的公益场所越来越多出现在我们生活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