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GDP的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而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是水涨船高,而且其速度远高于GDP的增长,近几年更是以每年2倍于GDP的速度增长,相应的老百姓在GDP中所占的份额却一直在不断的下降,最后形成了财政收入三年多就能翻一番,而居民的收入却需要八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翻一番。尽管我们不承认一些专家所说的所谓的“国富民穷”的现象,但事实上却至少有向这种方向发展的迹象。而这也正是很多专家学者呼吁要改变收入分配的格局,实行百姓收入倍增计划,或者叫藏富于民的政策。

  其实,藏富于民的政策并不昌什么新鲜的东西,而是古已有之的老东东了,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创始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就曾经说过“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的话,其实质就是富民思想,如果老百姓都富贵了,国家(即文中的“君”)还有什么不富的呢?而与这句话一道的,还有一句,那就是“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不也正是如此吗?然而,现在面对现实,却居然要重提这一话题,实在是有些沉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