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汕尾市“史上最牛烟草局长”被曝光涉嫌多项腐败后,引起广泛关注。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追踪调查发现,这位烟草局长,竟然同时在汕尾和深圳拥有两个名字、两个户口和两种身份证。两年多时间里,他持两本不同名字的往来港澳通行证,私自频繁出入境数十次。他何以“隐身”6年无人发现?当地干部出入境监管制度为何形同虚设?(新华网)
一个面孔两个身份,一个是人,一个是鬼;一个身份两个面孔,官面是人,背地是鬼。呜呼,丑恶官场!权力失去监督什么事做不出来?现在都见怪不怪了!普通老百姓能办两个身份证吗?这是我国监管缺失的一个重要缺陷,说明失去了群众基础,使干部的所做所为凌架于法律法规之上,彻底无人监管了。
要说伪造身份属于严重违法,领导干部性质更严重?但近年来的反腐为何无力呢?试想,老百姓违法立即追究刑事责任,干部违法只不过“记过”、“双规”,这样的制裁能够惩处腐败吗?看看我们的现实,老百姓贪小便宜取款机多取17万要判无期徒刑,干部职务犯罪几千万,也不过无期徒刑,你说那个严重?
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滥用,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反对和预防腐败,关键是要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当前腐败现象屡禁不止,腐败案件仍呈高发态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督没有到位,或者说软弱无力。现实生活中,对那些素质较差的掌权者,无论是上级监督、同级监督还是下级监督,均存在监督不力与监督无力的问题,导致腐败现象不断滋生,人民群众对此反响强烈。
一、当前权力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权力监督机制主要由下列几部分组成:政党监督、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府自身的行政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司法监督。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各部分在监督的法律依据、监督的方式方法、监督机构的设置、职能分配以及对监督结果的执行上存在着较多缺陷,从而使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监督存在漏洞。主要表现在:1)制度规定本身存在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偏重于权力行使系统的建设,忽略了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建设,工作中纠偏型、追究型的措施多,制约型、防范型的措施少。一些制度规定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一些制度规定的内容落后于实践,没有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加以修改和完善。2)执行制度不严格。执行制度的随意性大,少数党员干部不但不带头严格执行,反而利用制度操作程序的漏洞钻空子。在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中,还普遍存在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监督的现象。部分被监督对象不能自觉地接受监督,认为接受监督有失尊严,是给自己挑毛病,找茬子,与自己过不去。3)责任追究力度小。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如何处理,或因缺少配套规定,责任追究不到位;或因抹不开情面,下不了手;还有的可能自己也不是很干净,怕“拔出萝卜带出泥”,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二是监督变成摆设。主要表现在:1)民主集中制原则没有得到切实执行,特别是“一把手”往往不受监督。一些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以“老大”自居,权倾一方,不能很好地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大搞家长制、“一言堂”。对自己提出不同意见的同志轻则当场顶回,重则采取敌视、压制、排斥的手段,甚至搞打击报复。2)缺乏自下而上的上行监督机制。目前社会上有一种“笑廉不笑贪”的怪现象存在。认为那些敢滥用权力的人,也就是思想开放,会办事、干大事的人,而那些遵纪守法,老老实实不敢越雷池半步的人,是成不了气候的保守派,并给那些善于监督的同志以“小人”称之,使整个社会监督氛围失之于软,失之于宽。3)重点不突出,防范不及时。对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发生的违法违纪行为和不正之风,事前没有提出有力的监督防范措施,对已经出现的苗头性问题不能及时察觉,使许多本来可以得到纠正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纠正。
三是监督趋向“弱化”。主要表现在:1)各种监督机构和监督力量各自为政,缺乏沟通与协调,没有形成纵横交错的网式监督,造成监督力量分散。目前虽然有纪委监督、人大监督、审计监督、新闻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等,但实际上这些部门往往配合不够紧密,各监督部门在监督上各自为阵,单独作战,相互联系松散,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合力。2)各种监督机构和监督力量由于隶属关系等原因,执行的是自己特定的职能,监督的是自己特定的对象,有时各行其道。不管是纪检监察监督,还是人大监督、组织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监督等,都存在着体制上的问题,致使本来可以有所作为的监督形式,呈现出“弱监”和“虚监”状态。对监督主体来说,监督上级怕打击报复,被穿“小鞋”;监督同级怕撕破脸面伤“和气”;监督下级怕丢选票失“人缘”。而普通群众又不知情,象是水中望月,无法监督。形成权力越大越难监督的局面。胡长清在反省自己失足的教训时说:“自从当上了省级领导干部,就象猫儿进了牛栏里,进出自由”。
高官犯案、特权谋私。“官”的腐败根源不在官的本身,而是关键在于“官”的权力使用。一句“我爸是李刚”的流行,就充分表达了民众对“高”、“特”群体中存在的腐败现象的反感。因此,建立公开透明的权力运用监督机制,是预防腐败的关键之处。要从根本上,防治腐败,就必须极力弱化权力,就必须不断强化和完善以民主监督为主的多种有效形式的监督。唯有如此,才能让官员对党和人民心存敬畏,才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刘振先:强化权力监督 预防腐败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