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银行近日发布的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指出,全球经济增速将会从去年的4.7%放缓到今年的3.9%,但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已经不大。该行预计,随着通胀率逐步向目标水平回归,美联储可能从今年年底开始退出刺激性货币政策。
对于中国,德银认为,中国今年上半年的通胀率将继续走高,但到下半年会出现下降。全年经济增长可能略低于去年,因为受到西方经济体增长放缓的拖累。
世界经济双轨增长
“在出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下滑以后,全球经济已经开始出现反弹,2010年的增长略高于趋势水平。”德银的经济学家在报告中写道。“我们预计全球经济将继续保持这种增长态势,在2011年实现4%左右的增长,2012年的增速还会略快一些。”
报告预计,全球经济今年的增速将从去年的4.7%降至3.9%。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不大可能出现二次探底,只是今年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速都将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低于2010年。
尽管总体的增长下降,但具体到各个经济体,全球经济今年的总体增长格局却可能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一方面,美国和大部分欧洲国家受到房地产泡沫破裂和主权债务危机的沉重打击,其经济总量相比历史水平出现了大幅下降,需要很长时间来缓慢填补这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间接受到全球经济放缓的外溢效应影响,其经济增速可能较以往出现温和放缓,但在未来会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眼下,全球经济增长需要依靠个人消费需求的复苏,因为此前支持经济增长的政府投资已经难以为继。很多国家都面临创纪录的财政赤字,迫使政府削减开支,修复遭受经济衰退重创后的公共财政。
总体上,2011年对全球经济和各国政策制定者来说都将是极具挑战性的一年。在经历了2009全年和2010年初的空前衰退后,世界经济在巨量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下强劲复苏。但进入2011年,对全球大部分地区尤其是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将会放缓,困难会更大。同时,随着全球经济重心转移,新兴经济体增长会相对强劲,但也无法完全摆脱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于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德银认为,2011年美国经济的增长与2010年相比变化不大,预计今年的经济增速约为2.5%。由于在美国中期选举后,政府已很难推出更多财政刺激政策,因此德银认为,美联储有必要推行第二轮量化宽松,后者有望在今年推动经济和通胀率小幅上扬。不过,低迷的楼市和家庭部门“去杠杆”将给经济预测带来下行风险。
两大风险不容忽视
德银认为,今年威胁世界经济的风险主要有两个,一是欧债危机,二是通胀危机。
就欧元区而言,如果不进一步采取措施来缓解市场的压力,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可能继续蔓延。受不断冒头的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欧元区经济今年预计只能实现1%左右的经济增长,比去年的1.5%更低。
“实际上,由于欧洲非核心国家大幅削减开支并提高税率以控制预算赤字,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已经开始放缓。”德银的报告指出。去年第三季度,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大幅放缓至0.4%,而第二季度的增速还有1%。
从欧洲内部来看,今年很可能继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经济增速:德国等核心国家将保持强劲的表现,而许多非核心国家将继续深陷衰退。近期爱尔兰、葡萄牙等国相继暴露出的问题都表明了一点,即如果市场继续考验各国政府应对危机的决心,欧洲经济将十分脆弱。
相比欧洲,新兴市场国家在货币政策方面则面临更大的收紧压力。这也与今年的另一大风险直接相关,即如果新兴市场不采取更有力的货币紧缩措施,这些地区可能会面临更为严重的通胀问题,特别是亚洲。
德银的报告指出,在许多亚洲经济体,通胀比通缩更令人担忧。发达国家的资本流入这些市场,旨在寻求更高的收益,但却加重了当地的通胀。因此,新兴市场国家正在考虑提高而不是降低利率。
目前,全球的通胀率已从经济衰退时期的低谷回升,预计未来还将进一步小幅反弹。总的来看,美国、欧洲和日本的通胀率仍会处于或低于预期水平,而新兴市场的平均通胀率则预计会保持在6%甚至以上。
新兴经济体央行已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提高政策利率,一些央行加息的幅度已经超过200个基点。德银预计,随着通胀率逐步向目标水平回归,欧洲央行可能在2011年第三季度前加息,而美联储则可能从今年年底开始退出刺激性货币政策。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是,国际经济争议与不和谐有抬头趋势。德银指出,在2008年和2009年危机最鼎盛之时,G20国家所展现出的空前团结,现在却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货币战争”和“与邻为壑”。
去年11月的首尔峰会,在解决经济不平衡的问题上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今年,如果新兴经济体加大限制资本流动、美元继续贬值或者美国国会支持对中国和其他所谓的“汇率操纵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那么国际经济争端将愈演愈烈,威胁世界经济增长。
中国政策“先紧后松”
对于中国,德银预计,中国今年将实现8.7%的经济增长,略低于去年的水平,因为即便是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也无法完全摆脱西方经济体增长放缓所带来的影响。
通胀问题是外界对中国担忧最多的一点。对此,德银认为,今年上半年,中国的通胀率将继续走高,而下半年可能出现下降。鉴于此,今年前两个季度中国可能采取更为严厉的货币政策。鉴于通胀的压力,预计中国政府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将会延迟水、燃气、电力和燃油的价格上调,同时增加国有企业的红利上缴比例、推动制造业升级,另外,在人民币国际化、服务业减税以及存款利率的放松管制等方面也有望在今年取得进展。
而到了下半年,德银预计,中国的宏观政策将转向缓解通缩压力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增速放缓。
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在于,如果政府现在不采取更为激进的措施,比如提高利率和信贷紧缩,今年后期的通胀率将会更高。德银指出,如果通胀率上升至6%到7%,政府将别无选择,只能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进而可能导致经济出现“硬着陆”。
报告预计,国内的压力可能促使人民币加速升值,这将有助于内需不断扩大,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来自外部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