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央企产业联盟成立
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跨越发展
阳立高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学博士
全球能源与环境危机日益严重。进入21世纪以来,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导致以替代燃料与混合动力为代表的各种新型汽车能源动力系统技术迅速发展,并引发了新的技术变革,预示着人类即将进入后石油时代过渡期和能源动力技术创新突破期。可以预见,在传统汽车动力技术变革的重大战略机遇前,谁能未雨绸缪,抢先掌控新能源汽车核心关键技术,谁就能抢占先机,成为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领跑者、规则的制定者和发展的主导者,赢得新一代汽车市场制高点和巨大的利润空间。为迎接挑战、抢占先机,美国总统奥巴马一上任即发布了《复兴计划进度报告》,宣布政府将运用贷款及其它财政手段为清洁新能源项目调动1000亿美元的私人投资,并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日本提出发展天然气汽车和完善轻轨等五大应对措施,丰田则大幅调整生产模式,转而研发新能源汽车。欧盟也多途径、多举措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包括对成员国的生物燃料作物进行补贴以促进生物燃料汽车发展等。面对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风生水起,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新能源汽车代表了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也符合我国国情,要加大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尽快实现产业化与规模化;温家宝总理也强调,我国经过10年左右的自主研发与示范运营,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已大大缩小,要尽快确定技术路线和市场推进措施,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跨越发展,并接着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中提出在未来10年,将综合运用财政扶持、税费优惠等政策措施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及其应用推广。
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然而,由于体制机制尤其是领导绩效评价体系不合理等原因却导致我国国有汽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研发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民营汽车企业虽然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热情高涨,但由于普遍存在规模小、效益差、研发底子薄等问题,对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如何有效融合政产学研民尤其是国企优势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共同致力于新能源汽车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发展,成为关系我国汽车产业前途与命运的重大问题。新能源汽车央企产业联盟的成立,使包括整车及电驱动、电池、充电与服务等领域在内的16家大型央企整合优势资源共同致力于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和研发成果的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这对于大幅增强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水平和核心关键技术攻关能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跨越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当然,要积极有效地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和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单凭成立新能源汽车央企产业联盟是不够的,还得从体制机制及国家战略层面全盘跟进。建议从国家战略高度,实施国家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工程,紧紧围绕新能源汽车技术、产业、经济、管理与文化创新,由国务院统一领导,构建长效利益均衡机制并运用政策组合拳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加盟,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与科研院所为两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的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组织跨部门、跨区域、全国性的政产学研民优势资源进行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及其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力争在新能源汽车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取得若干突破性、跨越式自主创新成果,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发展,抢占新一代汽车技术主导权、发展主动权与市场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