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1年1月8日24时,北京首轮小客车指标申请结束,共收到21万多个申请,经过审核后将于1月26日进行公开摇号,而根据北京市2010年底公布的小客车调控方案,2011年北京小客车新增指标为24万辆,平均每个月2万辆。
我不想说,北京此项决策的可行程度。只想说,“摇号治赌”这个决策形同儿戏,毫无任何意义。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截至1月8日24时,日24时,共有210178名个人、5247家单位成功获得小客车指标申请编码,其中北京市户籍人员193100名。这些获得申请编码的个人和单位将进入审核阶段,审核结果将于本月25日公布,通过审核的个人将参加本月26日的摇号,如果未被摇中,将自动进入下月的摇号。〞这是一个意在限制购车人思想冲动的暂时魔法,它根本解决不了北京市道路拥挤的现象。
其次,“根据北京市2010年底公布的小客车调控方案,2011年北京小客车新增指标为24万辆,平均每个月2万辆,需要购车的个人或单位需要先提交申请,然后通过摇号取得上牌照的资格。” 这个规定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因为,不办北京牌照,办外地牌照,照样可以在路上行驶。
前一段时间,南方日报报道: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在2010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发展论坛上指出,目前全国约1/5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113个重点城市中1/3以上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机动车排放成为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另一个惊人的事实:中国作为石油生产与消费大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石油产量一直处于低速平稳缓慢增长状态,据统计,从1990年到1999的十年间,中国石油消费量以年均5.77%的速度增长,1993年起,中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石油安全问题成为中国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根据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本世纪前十年间GDP的年增长速度将保持7%左右,相应的石油消费需求增长将保持在4%左右,假定石油产量增长率按照2%的水平不变(维持这一水平还有相当的难度),2010年中国需要进口原油大致为1.2亿吨,到2020年,中国需要进口原油大致为2亿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现在,问题摆出来了。到底是限制购车、限制购油,还是限制低端汽车的生产、还是改变汽车能源结构等诸多课题,让人们不得不去研究一下。
我们知道,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用一斤就少一斤。因此,改变我国汽车消费结构,才是改变目前城市道路拥堵的必由之路。
有消息说,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2011年工作会议上表示,国家电网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基本商业模式确定为换电为主、插电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国家电网2011将在北京、天津等城市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
而目前,电动汽车已被国务院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此前国务院出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未来三年中国将形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其销售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国内电动汽车领域,插电与更换电池两种充电模式并行。汽车阵营就分两大门派。如一汽、上汽、东风等十家整车企业主导推动插电式纯电动汽车的商业标准和模式。而浙江康迪则与中海油、中国普天等企业力图扩大“换电池”模式的影响力。
因此,我说,“北京市交通委:首轮小客车指标申请超过21万个”的做法,属于临时性决策,毫无意义。我们试想,当汽油短缺,新的“电动汽车”已经正式批量面世,道路上趴下的汽车将会有90%。不可否认,电动汽车比汽油汽车节约能源。这也是我们一个毫无办法的必然性选择。
最后,我可以大胆的预计,在未来的5年间,国内电动汽车领域将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电动汽车必将占领整个汽车市场。我国道路上行驶的汽油汽车将会有90%被迫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