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絮语(九十一)基金投资的三大误区


对于基金投资,很多的投资者都比较的熟悉,也比较的认可基金的专家理财的特色,特别是一些明星基金更是受到基金投资者的大力追捧。

我们都知道,尽管基金也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与不足,但是,对于那些金融知识缺乏,或者没有空闲时间对金融市场进行分析研究的投资者来说,基金是一种非常适合的投资工具,至少可以说是一种次优的投资选择。

不过,投资者投资基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开三大误区:

第一大误区是基金投资不用择时。由于基金是所谓的专家理财,再加上基金定投时的宣传,即所谓的基金定投可以熨平股市周期波动,这话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在熨平股市的周期性波动所带来的损失的同时,也会带走你选择时机所可能带来的收益的。

其实,就是以价值投资见长,只向投资者推荐指数基金的股神巴菲特也往往是在股价的底部买入,顶部卖出,从而获取最好的收益的,当然,这里所说的底部或者顶部,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人真正准确的知道底部或者顶部在哪里。

基金由于其管理上的需要与缺陷,基金管理人整体上并不像对冲基金那样重视时机,因为管理规则也限制了他们这样做的手脚。这就要求投资者最好要讲求时机,并以此来弥补基金经理由于管理制度所限所带来的不能选择时机的不足,以获取最好的收益。最典型的莫过于2008年了,那一年并不是所有的基金持有人都是亏损的,有的甚至盈利还非常的不错,而另外一部分一直坚持定投或者持有的投资者却亏得是一塌糊涂,甚至夸张一点说,把前十年的利润都亏掉了。而前面那些能够盈利的基民无一例外的都是进行了时机选择的。而这样的戏剧性的事件,相信以后还会出现。

第二大误区是管理费用越低越好。很多投资基金的投资者都有一种贪小便宜的心理,认为基金收费越便宜越好,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的观点,投资者投资基金的目的是获取利润,而不是节约那一点点可怜的成本(收费),如果投资者斤斤计较于收费的话,往往容易因小失大,错过好的基金。

第三大误区则是以基金以往业绩为标准,以为基金将来也必然如此。其实,这又是一个绝对错误的观点,就中国基金业这些年来的表现来看,基金的业绩往往波动相当的大,那种能够保持两年以上业绩居于同行业前列的是凤毛麟角,相反,今年居前,明年却居后的却是比比皆是。如果投资者单纯的基金以往的业绩作为自己买卖基金的标准,最后很可能落入陷阱而难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