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比亚迪的救火队员到了


巴菲特,比亚迪的救火队员到了

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弄潮儿——比亚迪最近麻烦不断,大概自从定下今年销量与去年相比实现翻番(达80万辆)的目标以来,就埋下了祸乱的种子。

先是年中成绩与计划相去甚远,引来不少幸灾乐祸的冷嘲热讽,接着被曝厂家向经销商压货,不堪忍受的经销商纷纷反水,然后是遭遇来自媒体的公关危机,实事求是也好,捕风捉影也好,陈芝麻烂谷子抖将出来,大有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仇恨,更有甚者,风传股神巴菲特看不到比亚迪的未来,将要撤资,以致严重影响了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毫不夸张地说,比亚迪已经陷入了十面埋伏之中。

不能离开中国市场的比亚迪没有任何退路,不能逃避,只能勇敢面对。比亚迪把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视为是有人蓄意迫害,据说已经搜集了许多有力证据,准备发起反击,或者通过正当途径来保护自己。而巴菲特携比尔·盖茨等世界首富名流来到中国,参加比亚迪举办的“e6电动车累计突破60万公里”庆祝活动,是不是比亚迪采取的为了粉碎不利舆论,打消人们的疑虑,以正视听的措施呢?尽管比亚迪方面一再声称,巴菲特等来比亚迪是在年初就定好的行程,但是选择这个节骨眼儿来华,而且是参加什么“60万公里”(为什么不是50万公里或者100万公里)的活动,不能不让人作出这样的想象。笔者也愿意认为,巴菲特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担任救火队员,为比亚迪化解眼下这场声势浩大的信任危机。

车子卖不好,并不能带来严重的后果,毕竟这也是正常的事情,取决于很多因素,何况比亚迪的产品并不是卖得不好,而是自己的销售计划定的过高。可怕的是,比亚迪面临的问题不是产品问题,不是营销力度问题,内部的销售网络内讧,外部的舆论指责,暴露了比亚迪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致命伤——片面追求销量,贪多求快,大跃进式的发展,不顾实际,忽视终端要求,特别是用没有多少科技含量的传统汽车来扫荡市场的做法,对其多年来致力于打造电动汽车王国的梦想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对比亚迪电动汽车的质疑之声也多了起来,这曾是被股神巴菲特看好的板块,更是比亚迪藉此一飞冲天的梦想动力和赢得政府和大众支持的希望所在,是走向国际的重要条件,即使不能实现大规模市场化,也要保持自己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巴菲特如果撤资的话,意味着比亚迪的一切就全完了。

事实上,人家巴菲特并没有那么投机,对于比亚迪的投资是长线的,而不是急功近利的。在巴菲特眼里,比亚迪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这一点比亚迪只需要作出声明即可。对于比亚迪的评价,有客观的,也有存心诋毁的,需要认真对待的不是后者,而是前者,因为谎言总是不攻自破。

这几年比亚迪汽车发展迅速,令人眼红,这也是竞争对手很自然的反应。在自主品牌阵营中,后发的比亚迪汽车以销量第一超过奇瑞冲到了最前面。它采用的措施也很简单,高中低档通吃,全面开花,特别是低端车型,以性价比为王,直接威胁着其他自主品牌企业。而对于合资品牌来说,比亚迪的做法也是令人头疼,因为它的价格太低了,同样的产品其价格只有合资品牌的一半,不让人感到恐怖才怪。尤其是它在电动汽车方面的发展,是国内外汽车制造商的最大敌手,因为谁掌握了电动汽车,谁就掌握了未来。狂飙突进的比亚迪树大招风树敌太多了。

比亚迪采取的策略,拥有的这些优势,并不是它的缺点,有能力不发挥,有实力却示弱,在这个需要“狼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那才是十足的傻子。问题是,比亚迪像它的领导人一样“年少轻狂”,在整体发展战略和行动哲学上显得太过冲动,而不顾一切必然会有代价付出。这对比亚迪是一个莫大的教训。好在巴菲特来了,可以扫除质疑比亚迪的一些杂音,更重要的是,比亚迪应该好好地跟他老人家学一学,学学人家是怎么创业怎么为人处事的。

作者:车夫
授权状态:本文已授权给搜狐网独家刊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请登陆车夫博客文章首页,浏览更多的独家精彩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