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仅调控房地产股价


好久没有写博客了,一个主观原因是懒,一个客观原因是近半年多以来,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可以说是无话可写。

但最近有关房地产的话题,让我感觉需要唠叨几句了。

从今年4月以来,一波来势汹汹的房地产调控呼啸而至。但5个月来,房地产价格并未出现预期中的下调,而成交量也在近日开始出现跳涨。很多网友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此前的调控政策并没有落到实处。因此对于近期住建部和建设部的政策调研,坊间给予了高度的预期,认为更加严厉的二次调控风暴将在国庆节之后登陆。 

但在我看来,即便真的有二次调控,效果也不会很好。

很多人士将房价没有调控下来,归咎于执行不力。我并不否认有这方面的因素,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货币发行过多才造成的投机泛滥。去年4万亿的政府刺激证词以及十万亿的银行信贷,所产生的货币放行量超大。尽管今年以来央行采取了货币回收的举措,但货币存量的效果不容忽视。而近期有关大红袍被炒作到一斤10万元的新闻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目前的投机需求的旺盛程度。

而此前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外汇数据则显示出,热钱回流的迹象明显。这无疑将会加大中国的货币供给压力。而美元的颓势,以及日本开始的干预外汇政策,特别是美国对人民币的强大压力,都会使得人民币升值预期空前强烈,这无疑将会使得流入中国的热钱急剧增多。

在中国缺乏有效的货币对冲政策之前,热钱的进入将会加大中国的供应量,在缺乏更有效的投资途径之前,中国只能被动面临通胀的压力,而住房,无论是将其划为投资品抑或是消费品,其抗通胀的属性(也许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假象)都会使得中国的房价居高不下。

因此,在笔者看来,由于目前的调控政策更多的是针对房地产供给领域,因此对调控效果不应过于乐观,或许最大的效果是打压房地产股的价格,从而使得股市下跌,进而减少百姓的财产性收入。

而要取得调控效果,哪怕仅仅是短期的,最好的手法或许应该是在等等,等到房价再次出现新高之后,再出台更为严厉的措施,让投机房地产的投机客们死一批。 这样才能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毕竟市场是由供给双方决定的,仅仅有房地产的拒不降价是不会造成房价高居不下的局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