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货与袭击方舟子都在削弱竞争


  最近有两件事很热闹,一件是抑制日货,另一件是方舟子被袭。网上对此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看看这些议论,发觉主观好恶评论居多,客观理性分析较少,我们想从权利与效率的角度谈谈这两件事情。

  在生产领域,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比如日本,他们生产的电器、汽车等,许多比我国与他国的性能更高,价格更低。如果抵制日货,消费者就失去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只能购买性能稍差,价格稍高的物品。

  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国家,都应该有合法生产的权利。唯如此,方能在竞争的环境中,提高技术,改善管理,提升效率。如果抵制日货,一方面消费者可能受损,另一方面,国内企业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技术与组织方面也不可能找到真正的竞争优势。这就像我们没有加入WTO前,好多产业与产品,都是由国家保护的,这种花盆里生长起来的企业,永远无法成长为能够在世界市场立足的参天大树。

  同样,每个人都有合法表达思想的权利,唯有此,才可能使我们直达真相,接近真理。方舟子说的,并非全是科学与真理,这没有关系。但如果以人身攻击的方式,不让他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思想,就会降低我们直达真相与真理的可能。要是人人都无法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市场没有自由竞争的环境,思想产品的假冒伪劣现象将更加普遍。

  人人都有生产物品与思想的权利,人人都有选择物品与思想的权利,这是保护物品与思想竞争的基本原则。但保护产品与思想的生产,并不能保护物品与思想的市场价值。比如你有生产蜡烛的权利,太阳也有普照天下的权利,不能因为要保护你蜡烛的价格,就禁止太阳普照天下。同样,方舟子有表达思想的权利,肖传国也有表达思想的权利,但不能用人身攻击的方式,保证肖传国思想的正确性。

  产品市场的竞争规则是,同样的产品,谁能把质量做得越好,价格做得越低,谁就更受消费者欢迎,谁就是赢家;思想市场的竞争规则是,面对同一个题材,谁的观点更有逻辑,谁的推理更符合事实,谁就是赢家。唯如此,方能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我们的生活水平;唯如此,我们方能了解更多真相,更加接近真理,提升我们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