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完善科学考核体系的设想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对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中组部提出要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办法,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进行考核,激励广大干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推进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所谓政绩,就是干部的为政之绩,是领导干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利,在其任职内履行职责所取得的绩效,是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知识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以及敬业精神等各方面素质在领导工作过程中的综合反映,也是群众评价干部和组织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和标准。看一个干部能力大小、水平高低,从其所做出的政绩上,就能充分体现。但是,领导干部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才能符合人民的利益,才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这就需要建立一套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合理的制度、标准和方法,形成科学评价体系,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的工作政绩,为正确识别和使用干部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科学的干部综合考评体系,关键在于要建立一套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评价体系。

      初步设想考核体系应是系统的综合的网状的结构,应包括一下内容:

      一是总量指标。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与增长的结果,这是传统的指标。体现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

      二是创新指标。在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过程中的创新成果。主要是自主创新的指标。体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三是节能减排与消耗指标。在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过程中,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指标。体现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四是生态环保指标。对自然,环境,水土的有效保护。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五是民生与社会保障指标。主要是人的收入提高、医疗、住房、教育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让人民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更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目标。

       六是政府行政成本的指标

          科学评价干部政绩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对干部实施择优录用和管理监督。考评是手段,考评结果的有效运用才是目的。对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得出的结论,必须正确地反映到对干部的使用上来,作为他们升降去留的依据。升降去留既是选拔任用的结果,也是管理监督的有效手段。因此,要将政绩考评结果有效地运用于干部选拔任用、升降去留、监督管理的全过程。要按照规则在先的原则制定考评结果有效运用的用人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否则,考评与使用管理相分离,再好的考评体系也毫无意义。科学的干部综合考评体系,应该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每个环节都注重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指导,使科学发展观成为贯穿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全过程的一根红线,有效解决干部实绩考核中存在的评价不准、考用脱节的问题,有效地发现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干部,防止“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形成凭工作看实绩,凭实绩用干部的良好风气,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让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说得多,做得少,只说不做,不抓落实的干部受到批评,让那些沽名钓誉、“作秀”不做事,甚至挚肘使绊的干部受到惩戒,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