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特点
2010年9月18日,这个让人难忘的日子,这个让我们永远铭记屈辱的日子。全国举行了第二次公务员联考,参加省市为北京、辽宁、福建、陕西、河南、山西、重庆、青海、宁夏、内蒙古。这点是考试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的,联考是我国公务员考试未来发展变化的整体趋势。而且我们坚信最多三年各省市公务员考试都会加入到联考大军中来。每年考试2-3次,其中省考1-2次,国考1次。
因为联考具有几大优势:
1、各省市公务员考试更加规范,题目更加严谨、科学,质量更高;
2、减少公务员命题压力,减少泄题的可能性;
3、避免以往一些考霸的出现,因为一个人不能参加同时举办的多省考试;
4、考录流程固定,有助于更有力的为国家选拔人才。
本次考试的行测科目正如中公教育预料的那样,北京市必然单独命题,其他省市内容除常识部分结合各省情况外,其他完全相同。均由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五个版块组成。但是各省市之间题目顺序有所不同。
这样既充分体现了地区各自的命题特点,又考察了考生的应变能力。我们预计,未来还会延续这样的命题规律,除北京、上海等特殊省市外,其他必将执行统一命题标准。
二、难易程度
既然是联考,那各省市必然就会跟以前考试有所不同,因为要参照统一标准。题目数量有增有减,题型难度居中,除个别题目较难之外其余都是基本题型,整体难度不大。只要能够掌握中公教育在教材中重点提到的方法,或者平时中公老师在授课中反复强调的技巧的话,相信面对这些题目都不会觉得陌生。结合去年的国考和今年上半年举办的第一次全国联考试卷来看,明显联考题目的难度低于国考的难度。
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题量总体下降;
2、题型多为基本题型;
3、解题步骤简化,一般为2-3步;
4、题目所涉及的阅读量明显下降,这点从篇幅上就能看出;
5、涉及内容多为生活中能够遇到的内容,少出现生僻词汇或者概念。
当然考试中也承接了国考的命题趋势,比如逻辑中仍然以考可能性推理为主,图形推理中增加了多种形式,比如九宫格型等等。而且在这次考试中也有所创新,比如多种题型结合,尤其重点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具体表现为试卷中包括了最新的有关世博会的材料。这点后续考生一定要注意。
三、具体题型
比如数字推理部分全部为数列形式数字推理,数列项大致在5-6项左右,数列规律较常规,难度不大,只要熟练掌握中公教育在授课中讲到的四个步骤都不难求解。这里可以把四个步骤再跟大家交流一下:
1、逐差法;
2、考察一项与一项之间的数量关系;
3、考察两项与下一项之间的数量关系;
4、数字本身拆分或者多次方变化。
数学运算部分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以基本题型为主。有所创新,将基本的考查融入新的模型,增加了考生分析问题的难度。我们在平时要求大家重点掌握的考点都有体现,比如基本计算题,容斥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
图形推理题型涵盖视觉型图形推理、九宫格图形推理与空间形式图形推理,与国考的题型分布基本一致。题目难度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一些题目的规律非常明显,一些题则需要对图形间数量关系做相应分析。但是没有逃出数量性,叠加性,旋转性,空间性这四项考点。
逻辑判断历来是判断推理部分的重点和难点题型之一,本次考试中依然为10道题。考查的题型涉及了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的各种题型,但依然以可能性推理为主。重点仍然放在削弱型、加强型、解释型等题目类型,主要考查考生对题目论证结构的整体把握,以及论证中的侧重点。这些都与之前中公教育在授课中重点强调的保持一致。
四、启示趋势
考试越来越正规化,联考趋势已定,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考生加入到了公考大军中来。那么考生朋友们的要求不应再像以前那样,及格就可以了。现在应该力求得高分,力求精益求精。那么如何能做到这点呢,有效的备考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绝对不能只简单的做几套题,随便翻了几下书就去参加考试了。我们一定要经过系统的学习,不管是参加国考,还是省考,不管是时间紧还是较为宽松。我经常给考生朋友们讲一句话,就算明天就考试了我们今天仍然要踏踏实实的复习,千万不能急功近利。考试时间基本每年不变,那么对于有志于成为公务员的朋友就应该更早的投入到公考复习中来。认真的做好整体把握,专项突破和模拟测验等多个环节,相信大家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五、祝愿
希望通过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朋友们都能拥有幸福美好的明天。中公教育全体同仁会不遗余力的支持并帮助大家成就我们的未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