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年代:少一份浮躁 多一份关怀


蜗居:狭小的住所。人在狭小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压力和负面情绪,现在的蜗居们,不仅是住房的蜗居,更是心灵的蜗居。
在蜗居电视剧火了之后我才知道,我竟然就是广受议论的蜗居一族的成员。几年的血汗钱加上家长的资助付了首付,我跟老婆有了属于自己的家——60平米,算是蜗居了吧。同时我们也有了有生以来最大的一笔债务,要25年才能还清。
每天9点上班6点下班,在路上昏昏欲睡,回到家一身疲惫,以前我和老婆还能没事逛街买买东西,看看电影喝喝咖啡,现在为了我们的房子能省则省,抠门到晚上回家为了省电不开大灯。生活的压力让我们都没有了昔日的平和,心情总在浮躁的状态。我的心灵也彻底的蜗居了。
所有的蜗居同志们,这种每天早出晚归,为了家和生活奔波,渐渐地被生活**,只剩下吃饭睡觉上班赚钱的生活,是我们想要的吗?以前乐观、热爱生活的我们到哪里去了?既然蜗居曾是我们的愿望,在实现愿望之后,应该更快乐才是!
有一次听到一位师姐说网络电话的资费非常低廉,我赶紧上网查询,了解网络电话的使用之后,我选择了注册一个阿里通网络电话,下载了一个软件,拨出了我的第一个网络电话!心情有点激动,因为我不用担心电话昂贵的费用都影响我轻松的聊天的心情
平平淡淡才是真。这句话我曾经不相信,现在看来老话就是有老话的道理。平淡并不是一潭死水,平静的表面下应该涌动着暖流。我们为生活奔波劳累,同时也应该小心保持一颗平静又充满热爱的心。热爱生活,才有继续奋斗下去的动力,我和老婆决定重整自己的生活,不能被蜗居这个词给定义了。我们蜗居,但我们没有理由跟风似的哀哀怨怨。
我们决定从生活中省出一些钱来捐给更加需要的人,毕竟我们至少吃穿不愁,有挡风遮雨的房子,有为之奋斗的事业,有希望尚存的未来。依稀记得汶川地震时还给灾区的孩子们捐助过一批爱心包裹,百元一个的包裹里面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文具和玩具。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可能稀松平常,但对于那些从来没出过大山的孩子确是宝藏一般珍贵。区区一百元就能带给孩子快乐和祝福,并且收到孩子们充满童真的回音卡。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是在交换希望,交换对未来的憧憬——孩子憧憬着走出大山,我憧憬着突破心理蜗居。在我希望我的包裹能助孩子一臂之力的时候,孩子已经开始帮助我走出蜗居的阴影了。
我跟老婆从此起步,不再跟着网络里的声音起起伏伏,什么房价楼市只是作为谈资储备,反正也跟我们没关系了。我们会抽出时间看场电影或在小家悠闲地看书,甚至跟小区里的大妈大爷聊聊天。每看到一张笑脸,我的心情就明朗一分,想象到孩子收到包裹时的表情,我自己也会笑出来。
一开始我觉得蜗居是一个贬义词,在知道自己就属于蜗居族时甚至有点鄙视自己。其实蜗居不是贬义词,蜗居族同样有自己的生活,少一份浮躁多一份关怀,甚至可以影响别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