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三河古镇行


    安徽三河古镇行

   

1、三河古镇位于安徽肥东县境内。

2、大捷门。资料:位于三河英王路上,为4道边门的牌坊,经名匠精雕细作而成,是进入古镇风景区的大门。1858年,太平军全歼湘军悍将李续宾精锐部队6000余人,取得举世闻名的“三河大捷”,大捷门因此而建成,纪念这场军事史上以少胜多战役。

3、清嘉庆《合肥县志》记载:“三河为三邑犬牙之地,米谷廪聚,汇舒、庐、六诸水为河者三,河流宽阔,枝津回互,万艘可藏”。

4、新城楼,老城墙。资料:位于三河古东街,为太平军将领蓝成春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秋天率军士修建。

5、孙立人故居。资料:孙立人(1900.12.8-1990.11.19),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字抚民,号仲能,汉族,抗日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新一军军长。在美国留学,仁安羌一战赢得了国际声誉,营救英军并和美军并肩作战,打通中缅公路中声誉鹊起,被欧美军事家称作“东方隆美尔”。是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荣获第三等级的不列颠帝国勋章,被视为国军中相当另类的鹰派。

6、万年寺。

7、城隍庙。门墙上嵌有一个禁烟禁赌碑,说明庙建于同治十二年,该碑也是三河目前保存较好的古碑文之一。

8、

9、三县桥。资料:三河地处原合肥县、舒城县、庐江县三县交界处,此桥因“一桥跨两岸,鸡鸣三县闻”而得名,是三河现保存最为完好的古石桥。

10、

11、水乡风景。

12、资料:“外环两岸,中峙三洲,而三水贯其间,以桥梁相沟通”(清《安徽通志》)。街道沿河两岸曲折伸展,总长约3公里。房屋多为明、清建筑,街心铺青石板,古朴雅致。

13、杨振宁故居。从图片上看,老杨先生是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家庭效益的三丰收。再看图片注释,可以看出老杨先生和小翁95年早就认识了,可谓青梅竹马源远流长啊,呵呵。

14、一人巷。

15、三河古街。资料:从古码头起,沿小南河,向南绵亘2公里。路面全用青色的大块条石铺砌而成,首尾相连,线条方正明晰,经历千百年风吹雨打,人行车压,石面十分光滑,街宽至三米,两侧店房鳞次栉比,多为清明时期建筑。三河有古西街、古南街西街等数十条古街巷。

16、董寅初旧居

17、古米铺。

18、仙姑楼。资料:公元一八九八年,由施道生、彭钟乔、王良志三人合伙投资食品工业“中和祥”正式创立。原地为“泾县会馆”旧址,迄今已逾百年。施道生为人敦厚,乐施好善,且笃志诚信,佛界中的“好人善报”因果,常年香火伺奉,全家顶礼膜拜。三河百货业巨贾"金聚丰"的当家人与施道生情投意合,受其影响,集众家商号,募得大宗款项,全新建造“仙姑楼”、塑金身、设香案、燃明烛、敬贡糕、早晚上香、晨昏叩首。

19、

20、万年台。资料:这是三河镇中心点的古戏台,是在以前的旧址上重建。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在万年台,每逢节假日及周末,都会在这里举行地方戏剧—庐剧的演出,吸引了众多游客的观看

21、鹊渚廊桥。资料:位于小南河外河上。因三河古称鹊渚而得名,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三河最古老的桥之一,1982年重建。廊桥上有由12根立柱撑起的两层飞檐翘角式的长亭,桥两边建有美人靠,供游人在桥上观景。桥两头装有4根四方青石灯柱,外国人称廊桥为情人桥,有情人若从这座桥走过,爱情定会天长地久。

22、三河美食。资料:三河传统饮食取南北菜系之长, 集徽、川、淮扬菜之大成,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菜肴风味。色香、味醇、价实,为南来北往旅客之青睐。既有高档佳肴,也有普通土菜。三河古名“鹊渚”,也是闻名遐迩的酿酒之乡。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在此全歼湘军李续宾部,取得辉煌的“三河大捷”,流下“鹊渚十里闻酒香,三河美酒醉英王”的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