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由中国植物生理学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植物生长调节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办,成都新朝阳公司全程协办的“2010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金码大酒店(中国农大国际会议中心)举举办。(据该公司网站)
在编辑这条新闻的时候,一个让一般读者颇感陌生的新名词出现在这条新闻里——植物生长物质。也许这个词对业内人士来说,已经耳熟能详了,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读者还是颇感陌生。于是我查找了一下词库——
植物生长物质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微量化学物质。它可分为两类: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激素是指在植物体内合成的、通常从合成部位运往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小分子有机质。
植物激素这个名词最初是从动物激素衍用过来的。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有某些相似之处,然而它们的作用方式和生理效应却差异显著。例如,动物激素的专一性很强,并有产生某激素的特殊腺体和确定的“靶”器官,表现出单一的生理效应。而植物没有产生激素的特殊腺体,也没有明显的“靶”器官。植物激素可在植物体的任何部位起作用,且同一激素有多种不同的生理效应,不同种激素之间还有相互促进或相互颉颃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有五大类植物激素得到大家公认,它们是: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和乙烯。(这个解释来自生物实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