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接到一个陌生电话“Hello,Are you zhangyulan?" 、"How are you?'" 一口纯正的美式英文,心想这会是谁呢?听起来很陌生,请问您是哪位?聊了几句最终才说他是谁,呵呵...原来是3年前房地产投资公司的同事——造价师,平时好经常开玩笑,没怎么谈及管理方面的事儿,今天不知为何打过电话就开始聊起企业管理来,竞没想到的是他对我的项目及项目运作方式总结得那么到位,这是出乎意外的,即便是跟懂管理、行业专家谈,也很难象他一样讲得如此这般精准。
也就是说,我跟100个人谈这个项目,能有一个人沟通到位或支持就相当不容易了。
记得去年,也是夏日,我与曾同住过六郞庄6平方米学生公寓的邻居、好朋友(如今是首信的技术骨干)谈及我的这个项目时,他看过BP后,仅仅指出一点“项目成功取决于资源整合,您将怎么整合这些资源?”他竞然指出了我一直苦心寻找项目落地的关键点(支点),他是纯技术出身,而且对影视、动漫、游戏都不是很了解,然而却一语道出这个项目的关键点。于是,我就问他“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他没有直接回答,却给我讲了一个发生在他身边的真实故事:他父亲去年得了一场病,他陪着父亲做了全面的检查,最终,他给出的治疗方案与父亲的主治医师给出的一致,这让主治医师很吃惊!
他说:“现在信息这么发达,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在网上搜到,综合分析这些信息自然便会找到规律,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同理,你的项目也是一样的。”
我想,这同他在首信十年的项目实战工作历练也是分不开的,他是专科,首信每个人的学历都比他高,而当遇到系统出问题时,当政府主管市长或副市亲自督战时,都是他也只有他能在几秒中内快速做到精准诊断,3分钟内做到快速解决问题,将损失降到最低。
看似简单的信息收集分析,实则是十年磨一剑... ...
我们做人力资源的人都知道每个人都是可用之才,就看你怎么去用,这不是所有企业老板都具备的能力,也就是说,培养人才要按T字形去培养,专业技能专而精后再横向培养,这样的人才最终才有可能成为复合型人才——通才。
综上所述,复合型人才,是不受行业限制的、也不受专业限制的,他们具备快速的学习能力,并且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到行业特点,给出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全面的解决方案。这些通才们,最优秀的是他们能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用四量拔千斤的方法去实施,并能快速组建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指挥团队协同作战直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