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怎样走出非洲?


    

中国汽车怎样走出非洲?

-----世界杯后谈汽车,理论与实践:主动创新与被动创新,中国汽车产业战略的再思考

6月份参加世界杯开幕式期间,参观了约翰内斯堡的附近的国家野生动物园。动物没有看到几只,但却让我从进化角度,看到了汽车产业创新的四种基本形式。即经验、学习、被动创新与主动创新。

在南非,亲身体验辽阔的稀树草原,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类为什么会直立行走。

过去四十年,听到了有很多的关于直立行走的介绍与培训,自以为很懂了,但站在人类早期发源地的非洲草原,还是被深深震撼,这是我第一次亲身体验人类诞生阶段的自然环境,仿佛回到200万年前,而这种体验,也让我找到人类从猴子向人转变的动力。

那么,人类为什么直立行走呢,答案是被环境所逼。

非洲草原的前身,估计应该是茂密的热带原始森林,树很多,我们祖先愉快生活在树上,一切都挺好,然而,自然环境变化,干旱出现,结果出现了一个可怕的外部压力,树木稀少了,非洲原始热带森林;变成了草很高的稀树草原。

不知道,今天的非洲草原,是否还保持着150万年前的状态。但是今天看去,草很高,高为1-1.2米,和中国草原的草是完全不一样;冬天,草是黄的,1米左右的长草,被寒风掠过,瑟瑟作响。做为刚从树上下来,爬行不是很快的四腿爬行动物,我们的祖先,面临的生存压力之大可以想象。灵长类是依靠团队与组织维持优势的,在非洲草原里,草这么高,人类祖先爬行其间,视力必然受到严重局限,看不到危险,使其组织优势丧失殆尽,无法抵御草原上狮子、豹子等食肉动物的捕食,为了活下去,必须观察与监视周边,虽然还是跑不快,但是可以看得更远,发挥组织优势。结果,人类在差不多600万到700万年之间的历史变迁中,被环境所迫使,终于站立了起来。

这当然是伟大的创新与发展,但是这样一种被环境所迫使,而发生的变化,从理论上讲,可以称之被动创新。人类的直立行走是被动创新,因为环境变化,不创新就活不下去,但这不是主动创新。被动创新的一个特点是,随环境而动,周期漫长。人类走出非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从非洲学会直立行走,然后向全球扩散的过程,估计时常在20万年左右。在这个漫长的过程当中,人类逐渐的走向了全球,从非洲走向了亚洲,也来到了中国。而且逐渐的演变到了今天这样的一群人。

这次我从北京回到了非洲,全程飞行了17个小时,加上机场等待和转机等待时间,总计20小时。人类走出非洲用了近20万年,我回去只用20小时,这要感谢人类的另一种创新,一次伟大的主动创新。感谢这次主动创新的发起者,一位伟大的理论学家,牛顿先生。

据说在我出生的前300年,一个苹果打到了牛顿的脑袋上,催生了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一理论很好解释了人类为什么不能飞上天,又为我们揭示了人类飞上天的伟大的创新的道路。从这样的一个理论家的脑海当中,所产生的是一次主动的、系统的、科学的创新思想源泉,它的特点不是简单的适应环境,而是主动的应用自己理论,去实现理想,而不是生存。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主动、系统、科学创新的思想,我们今天发明了波音飞机、起重机、汽车等等交通工具,不但能让我20小时,完成祖先20万年的工作,而且还发明了火箭、载人航天飞行器,飞上了月球与太空。

飞机真是人类主动创新的最伟大的证明。这次南非之旅,由于是官方邀请,乘坐的是比较舒适的商务舱,座位可以180度放开,变成一张床。飞跃印度洋时,想到床下万米之处,竟是浩淼的印度洋面,无限感慨,这是我们祖先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且时间只用了20个小时。这一刻,我感受到了理论的价值,我再一次深刻的体会到,被动的创新可以让我们站起来,走出非洲,但却用时700万年和20万年,而只有系统的、以理论为基础的主动创新,才能够让人飞起来,才能够用了20个小时,飞回非洲。

中国汽车工业也在发展与演进,有如人类走出非洲。但是是被动创新,一如祖先,还是主动创新,在一个思想与理论突破基础上的创新,过去汽车界的人士,没有充分研究过。现在南非归来,世界杯尘埃落下,我的结论是非常清楚的。

被动创新,可以让人类走出非洲,需时二十年,而主动创新,从思想与理论工具突破开始的创新,需时间20小时。

过去二十年,中国汽车业相当长时间是为生存而战,可以视为被动创新,一批企业确实抓住机会崛起了。但是,本质上,没有解决理论与思想工具创新的问题,比如,自主品牌如何在外资品牌林立且占据主导地位环境下的创新,资源条件与技术条件不如对手,且价格优势逐渐丧失背景下,如何塑造品牌等,这些问题,没有从学理上研究,没有在思想上突破,总体上,还处于被动创新阶段。然而,在回到非洲只用20小时时代,还停留在被动创新阶段是不够的,必须进入到理论与思想创新阶段。

前几日,在与一汽车厂品牌总监接触过程中,意外发现,他居然不清楚广告沟通的四个障碍,显然,广告公司隐瞒了对自己最不利的关键陷阱,而完全从正面角度介绍自己的方案。这种缺失,显然是理论的缺失,显然是处于被动创新的阶段。这其实就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问题,汽车产业必须进入到主动思想创新阶段。

理论上讲,人类的行为,只有两种,一种是重复世界上已经有过的行为,是为模仿,一种是做世界上没有过的行为,是为创新。而模仿有两种,模仿自己过去行为的,叫经验,模仿别人过去行为的,叫学习;而创新也是两种,被动、被迫的创新,叫被动创新,为生活所迫,主动、系统的创新,称为理论科学创新,是为追求理想。对于中国汽车而言,已经进入到不追求理想,就要死亡的状态,所以,必须从思想上、理论上进行系统创新。这就是我作为中国市场学会(汽车)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发现并且一再提倡的东西,我们必须从理论上,进行主动创新。

两年前,广东一家大汽车公司新成立的自主品牌公司,邀请我参加他们企业的品牌战略招标,我拒绝了,不仅仅是因为条件过于苛刻,由参加招标单位自己承担差旅费用,而是因为这种泊自西方的招标方式,实在是一种标准的被动创新。一个大汽车品牌,像人类祖先一样,为了省点小钱,而邀请那些愿意为小钱而积极钻营的人参加投标,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思想与理论的误解,也是对将中国深陷风险的无知。从主动创新角度看,企业首先应该武装思想,其唯一的方式,是学习成吉思汗,自己不懂,重金礼聘各方面的学者,进行PK,将要进行的工作与战略的理论问题与陷阱,搞清楚,然后,再聘请执行者。没有意识到主动与被动创新差别,不首先进行思想的自我武装,而简单采取招标方式,以购买萝卜白菜的方式,购买思想,是不能为真正知识分子所接受的。而这种招聘,只能找到商人。在思想分析阶段,省了学费,在实践中,以失败与错误,支付大笔学费。也许我过于狂妄,但是,人类实现用二十小时完成二十万年过程的飞跃,确实不是招标能解决的,而必须投入时间、精力与精神,进行本质学习。唯有如此,才能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