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先争优?



  所谓创先争优,无非是将本职工作做好。

  要将本职工作做好,本人认为,不但要尽职尽责,也要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同时兼顾个人爱好。

  要做好本职工作,第一步,就是要认真研究一下你自己,是不是适合这一工作?是否具备做好这一本职工作的个人优势?

  举例言之,现任司法所干事文武同志,就不怎么适合税收征管队的工作。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么说并无意于贬低该同志,只是实事求是。毕竟各人有各人的不足之处。说实话,该同志,本人最了解(因此也该有点发言权)。第一,该同志眼睛高度近视(即便戴上高度近视眼镜也无济于事),对于工作目标,完全视若无物。第二,该同志不会开车,不会骑摩托,只会搭车走路,若是令该同志独立开展行动,寻查工作目标,效率为0,完全无益于组织。第三,略(给该同志留点面子行不?)若是将该同志安排到税收征管队伍工作,该同志无异于南郭先生,只能辜负组织的重托。

  一个人所具备的工作能力,完全不符合该工作的能力要求,也就不具备做好这一本职工作的个人优势。

  要做好本职工作,第二步,就是要认真研究一下你自己所从事的这一本职工作,是否兼顾个人爱好?

  举例言之,现任综治办干事文武同志,对于综治办的工作,一直怀有一种极度厌恶的心态。该同志所从事的这一本职工作,就完全没有兼顾其个人爱好。

  因为成长经历和思想境界的不一致,每一个人对于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着属于其个人的人生态度。人的个性决定了在很多方面,我们的个人喜好和所怀有的心态,都有别于他人。俗话说的好,强扭的瓜不甜。据说,在建筑艺术方面臻于化境的金字塔,其实亦非奴隶被迫所为,而是一群有着高超技艺和共同精神追求的工匠自豪的创造。

  有人认为,要在本职工作上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同时兼顾个人爱好,很多时候,并非取决于自己,而是取决于领导意志,被领导的个人,不过听命于人而已。这显然是偏激的观点。因为领导的目的,其实也就是希望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这样,所辖地区才会有一个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很多时候,只是因为缺乏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才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出现不如人意的情况。而上下级之间缺乏沟通的原由,主要的是在于被领导的这一方面在向上级反映情况的时候做的不够。 

  事实上,要将本职工作做好,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明确,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什么? 

  举例言之,现任综治办、宣传办、司法所、贴心办、纪检办干事以及信访办副主任文武同志,该同志的本职工作是什么?该同志在这些办公室,分别负责些什么?有没有明确?在就是甘于人后,主要性的工作事务,仍然一样也不能少,必须拿出来向县里有关部门交代的情况下,两个以上部门主要性的工作事务分配与该部门人员的分量所施加于一个人的重负,一个人是否能够承受,是否能够做到不辱使命?就其工作量之大,工作之繁难,是否能够胜任?任何工作人员,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占据众多职位、承揽远超个人能力之外的业务内容,却不肯提出反对意见,是否渎职行为?是否不负责任的表现?我想这些问题,就是该同志本人,也是无法回答的。

  一个人每天像个陀螺样的乱转,很盲目,很混乱。非但一事无成,一职无成,反而坏事、耽误事。坏了自己的事情,耽误了自己的事情,是小;坏了公务,耽误了公务,于心不安。与此同时,心情、情绪,也都变坏,变恶劣;精神状况,也变差,变得消极。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连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什么都无法明确的情况下,还谈何做好本职工作?

  综上所述,要创先争优,做好本职工作,本人认为,在人性化的管理条件下,第一步,就是要认真研究一下你自己,是否适合这一本职工作?是否具备做好这一本职工作的个人优势?第二步,就是要认真研究一下你自己所从事的这一本职工作,是否兼顾个人爱好?第三步,就是必须明确,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什么?在这三个前提条件下,个人价值实现与组织目标实现两者,有了方向上的一致性,个人兢兢业业,在其位谋其政,必然事半功倍,创其先争其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