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行情的震荡幅度将拓宽


短期行情的震荡幅度将拓宽

   周一行情再获“鸡血”刺激而跳空高开并单边上涨,行情的“鸡血”来自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8月27日在美联储年度经济座谈会上的一番表态:美联储将通过“非常规”货币政策向经济提供进一步支持。这番表态明确向全球宣布,美元又要实行量化扩张政策,其实,在8月19日美联储购买25.27亿元美国国债的行为已经释放了量化扩张的信号。

   我们曾分析提示,如果美联储再次实行美元量化扩张政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1)全球性通胀压力将迅速加剧,各种资源品、大宗商品、农产品价格必然获得新的刺激而再次上涨,我国将会受到更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2)包括我国股市在内的新兴资本市场将可能再次出现逆经济周期运行的流动性推动行情;

  (3)我国调控政策,尤其是房地产调控政策在流动性物化资产的逼迫和推动下将会受到严峻挑战。现在,这种信号在CPI、股市,以及正蠢蠢欲动的房价上已经出现了。

   但是,我们在此有必要提示的是,即使美联储再次施行美元量化扩张政策,其对于我国股市等新兴市场的影响,A股行情所获得的流动性驱动力以及行情升幅将明显要小于2009年。原因在于,美联储本次推行美元量化扩张政策的初衷,与2009年急于“印钞票”填补金融危机黑洞、刺激经济快速复速有着本质的不同。本次“印钞票”是为了阻缓经济衰退,防止经济二次探底。前者是“救命”,后者是“缓命”;前者是必须的,后者不尽是必要的,并且最多是事倍功半的效果:虽然美元量化扩张后也对美国经济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但“印出来的钞票”更多的跑到新兴市场和商品市场逐利去了,加剧了全球通胀压力和新兴市场资产价格的泡沫压力,于己利不大,于其他经济体弊更明显。因此,美元量化扩张到底是刺激经济的利大,还是带来通胀的弊大,就政策本身来说是一个大搏弈。

   就A股市场来看,虽然周一行情因“美元量化扩张”的预期而兴奋起来,但行情整体仍处在8月份以来涨跌两难的区域之内,投资者仍处在追涨不敢,抛售不甘的买卖两难状态中,市场的多空搏弈依然在继续。实际上,这种两难行情在今年年初“政策两难”的温总理讲话中早已有了注释,目前有关于“两难”的搏弈无处不在:

   一:目前的宏调政策虽然处在观察期,但政策决断需要进一步观察其本身凸现的是两难。一方面,下半年开始经济增速逐步回落的势头已经明确;另一方面通胀强度在不断增加,刺激通胀的因素在不断增多。因此,既要稳定经济又要管理通胀预期不可能两全其美,政策的抉择是个两难,到底是稳经济为纲,还是以控通胀为主是一种博弈。

   二:目前房价蠢蠢欲动的迹象在增强,政策层面遏止这种蠢蠢欲动的调控力度也在增强,两者形成相互对峙的搏弈局面。实际上,房价蠢蠢欲动,各种鼓噪性舆论持续不断的内因是房地产开发商及其利益集团在与调控政策的搏弈。现在的问题是,行业调研信息显示,如果房地产交易量类似二季度高度低迷的状况继续持续,行业内现金流最充裕的开发商也最多可维持12个月左右。所以,房地产开发商及其利益集团目前必须借助于“金九银十”的有利时机,运用“买涨不卖跌”的市场心理来鼓噪房价蠢蠢欲动。但另一方面,在政府保障房还没达到大批量投放、对房价起平抑作用之前,在房地产调控还没“满岁”之前,房地产调控政策还不可能松动。因此房价骚动力度越强,遭受政策调控的力度必然越大,相互之间的搏弈还会继续,还会深入。房价作为重要的资产价格之一,其大搏弈态势必然会影响到股市等其他市场资产价格的表现。

   三:中报披露已经完毕,虽然周期性行业因“调结构”的因素被市场普遍看淡,但目前市场2/3以上的企业利润仍是来自于周期性行业,银行、房地产、钢铁、工程机械、煤炭等代表性周期性行业股的估值水平已普遍处在历史次低位、甚至历史最低位水平,这说明周期性行业股对我国经济目前这轮的中小周期调整已经有比较充分的提前消化,借助于盈利数据和市场估值,周期性行业股与新兴产业及消费类两大投资主题有了“叫板”的依据和底气。周期性行业股与新兴+消费类行业股关于市场投资主题的争夺与搏弈正在形成。

   四:4月份3181点头部以来到目前为止的市场平均持仓成本在2685点、2008年1164点以来到目前为止的平均持仓成本在2676点是、2005年998点以来到目前为止的平均持仓成本在2720点。这些成本既包含着历史高位受套成本,也包含着历史低位的盈利成本,简单统计含义上这些持仓的总成本在目前位置上盈利与亏损皆为零。因此,行情围绕此区域必然会发生反复拉锯的多空搏弈。由于2700点一带已经成为A股行情又一个战略要地、过去5年多时间来的市场中枢,围绕这个成本中枢得失的多空大搏弈必然是高度反复,多重曲折的。

   “搏弈无处不在,不搏弈不精彩”。目前行情交织着以上这么多、这么重要的搏弈因素,现阶段行情给予的2600-2700点搏弈区间似乎太小了。因此,短期行情的震荡幅度面临拓宽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