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联动川、陕、渝四小时经济圈


“西三角”凸显价值洼地

西部大开发战略已进行了10年。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也已开始启动,由重庆、成都、西安组成的“西三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政策的倾斜使“西三角”形成一个政策“洼地”,势必吸引更多资源要素,并带动整个西部的发展。

高铁成为现代都市的发展动脉


 

北京到天津只要半个小时、西安到郑州两小时、武汉到广州4个小时,高铁越来越多地介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改变生活方式、城市谋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两小时从重庆通达成都,重庆两小时到达西安,“西三角”经济区正以两条高铁为动脉,有机地联合在了一起,在国家“十二五”计划中所划归的“西三角”经济区包括关中、成渝和其间的秦巴山区,共61座城市,常住人口1.4亿,2008年GDP总量21504.64亿元,这个四小时的高铁圈正带动这三个西部重镇逐渐崛起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

川、陕、渝三地资源互补
 

川渝最大的优势资源是长江水运,借助这条水运通道关中可以将大量产品运往全国乃至世界;而川渝到西安的通道打开之后,借助亚欧大陆桥这条黄金通道,川渝将自己的产品运往中亚各国的成本也会大大缩小,将极大提高川渝企业的竞争力。“长江水运+亚欧大陆桥”将成西三角物流黄金组合,将成为西三角具有凝聚力的重要武器。

川、陕、渝三地高铁规划图


 

无论是以成都、重庆为首的成渝经济区,还是以西安为中心的关天经济区,都各有优势,随着交通网络的提速,川、陕、渝三大经济圈的价值正在日益凸显,加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兄弟城市抱团作战的效益优势也逐渐被人们所津津乐道,两条高铁即将给三地,乃至更深入的经济腹地的生活方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绵延的高铁将穿过四川盆地蜿蜒的群山阻隔,跨过秦岭山脉横亘的尴尬,成为连接西南重镇成都、重庆和西安三大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

高铁联动四小时经济圈
 

高铁带动的投资不仅仅在于三地,待川、陕、渝三地交通网络形成之后,重庆将更加深化同成都和西安两大经济体的合作,重点推进与四川广安、资阳、达州等周边地区“联姻”。此外,重庆还将与四川共同向国家争取布局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项目。而这些城市也将源源不断地输送大量的资金到重庆,投资房地产、商贸、物流、工业,每个行业又附带了上下游的数个产业,亿万商机已经在重庆这片土地上蓄势待发。

重庆引来区域经济发展高峰

作为世界地图上中国版图四个标注地之一的重庆,与天府之国的成都、古城西安将更加融合,成渝高铁进入重庆主城区的首站,沙坪坝也将重新站到历史的舞台上,焕发出其作为西部的交通枢纽和重庆的重要商贸中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