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杨老师我自救不了啊,没毅力、虚荣心强、自卑
杨永龙:说说你的具体情况
群山:困惑的是在那些能力和长相比我差的人面前我显得很强,但在能力和长相都比我好的人面前就会自卑啊,不敢正视别人啊,不敢把自己暴露在别人面前,我会很容易变得轻浮,自己的缺点好多……都知道
杨永龙:你觉得是不是别人什么地方都比自己强呢
群山:那要看在谁面前了
杨永龙:比自己强的人
群山:嗯,就拿我班长来说吧
杨永龙:他们是不是也有不如你的地方呢
群山:他领导能力好强,说话掷地有声,面对他的时候就是有一种畏惧感,很不自然
杨永龙:在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言语能力之上比不了他,难道到其他能能力也不如他么
群山:有啊,例如 我电脑知识比他好,但我觉得这没什么啊,不足以让我自信啊,很清楚自己有哪些缺点,但就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改变
杨永龙:是不是仅这一点比他强呢
群山:不知道了
杨永龙:你的人缘怎么样呢
群山:很好,非常好
杨永龙:比班长呢?
群山:比他好,因为他作为班长总得会得罪一些不那么安分的同学,我就不会啦
杨永龙:你的文化课程怎么样呢?
群山:我大一的,文化课程还好吧,不会差的
杨永龙:比班长呢
群山:文化课程对于我很简单,我觉得大学了,比成绩没啥好比的,到了大学逐渐发现自己的人格有严重缺陷
杨永龙:从我与你的谈话,你不觉得自己的智商和情商比班长好么
群山:智商和情商?这我倒没想,我不怀疑自己的智商,可以听一下我想说的么?
杨永龙:从性格特点上来看,你是活泼加完美型的人,班长是力量型的人
群山:……
杨永龙:分别属于不同的性格特点,怎么能拿同样的事情来比较呢?
群山:我觉得自己好虚荣,做什么事都在潜意识地带着一种功利和目的
杨永龙:好虚荣人人都有,不过要依据自己的事情情况
群山:例如看一本书吧,在看的过程中总会想着怎么里面的内容记住让后可以在朋友面前显赫一下
杨永龙:说白了就是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群山:看书本应该是一种精神上享受啊
杨永龙:每个人看书都是带着不同的目的去看的,你看书为的是运用书中的东西显示一下自己多么有才
群山:嗯,但我不想那样啊,我想自己是个有气质的人,真正的内心的充盈
杨永龙:我看书的目的是为了能在教育教学种怎样来启发学生
群山:嗯
杨永龙:如果你把读书看作是为了自己的兴趣读书、为了自己的精神需要和人格修养而读书,这样读书的目的变了,自然读书也就心态平和起来了
群山:很难做到啊,我想改慢慢来,坚持一段时间
杨永龙:达到幸福的规律有三条:其一是尽力知道整个人生中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该不该做有时往往是一种外在的压力,只要在特定的范围之中把握住原则既可。其二努力实践理智的指示,不受情绪欲望的摆布。其三,不去追求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好处。
你之所以“没毅力、虚荣心强、自卑”,就是在追求追求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好处
群山:没有啊,我就是很难把自己的心平和下来踏踏实实地做一件事,我什么都懂,都会玩,但就是什么都不怎样,例如文化课程,我不差,但也不好,小学到现在都这样
杨永龙:你不是力量型的人,却要追求力量型的人的工作特点 ,这不是在追求追求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好处吗
群山:那我应该呢?是不是该顺从自己的性子去做事情,杨老师跟你说吧
杨永龙:你智商(学习成绩好)和情商(人缘好)这本身就是巨大的优点,你自卑什么呢?
群山:嗯
杨永龙:所以做人做事就如你所说“顺从自己的性子去做事情”
群山:嗯
群山:杨老师,跟你说吧。我想锻炼自己的能力,所以想下个学期竞选班长,但没自信,我连上台演讲都会紧张,到了台上就会脑子空白,然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什么
杨永龙:首先我们要知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内涵,这就是说十全十美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并不喜欢那些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完美无缺的人,而最受欢迎的恰恰是那些把真实的自我袒露在他人面前的、有一些小小缺点的人。所以你在与他人交往或发言时不要去过分关注对方对你的影响如何,也不用太在意自己的缺点,只要做到了自己该做的,以及表现出了自己的礼节和真诚,那么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群山:嗯
杨永龙:其次,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之上的所有人都具有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心理,这就是说那些社交能力强的人在上台演讲之前也存在着紧张和焦虑心理。当我们知道了这样的事实,那么我们再上台演讲的时候也就会减缓自己的紧张和焦虑。
第三,那些在社交之中表现得谈吐风雅、举止大方的人都是在无数次的结交之中而练就的,我目前在与他人结交之时虽然有点紧张焦虑,但是对于成长中的我来说是很正常的现象,当你这样认为时,那么你的紧张焦虑也就会降低许多。
群山:嗯
群山:说易做难啊
杨永龙:第四,不要过高估价对方,认为自己不如他,甚至一无是处,应当多想一想自己的长处。你比如你的班长在班级管理上风流倜傥、超凡脱俗,但是由于他忙于应酬,他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底蕴则很可能低于你,这样就可以增强你的自信心,进而达到消除和缓解紧张的目的。
第五,不要关注别人的赞许。当你渴望的赞许未能如愿以偿的获得时,会使你十分沮丧和痛苦,产生自我挫败,自信心受到伤害。赞许毕竟不是人类必备的需要,过多的追求赞许,会使你花费大量的精力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使你不能自由自在的进行交往。因此,你不必太在意别人的评价,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也不要追求尽善尽美。
群山:嗯
杨永龙:第六,直接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紧张和焦虑,比如当你登台演讲时,你可以说“很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但是由于初次登台,所以我觉得有点紧张,请大家见谅!”,当你表达出自己的心声之后,你的紧张和焦虑也就随之消失了。
第七,养成大声说话的习惯。受压抑的胆小的人说话时声音明显细小,信心不足。要注意提高你的音量,养成大声说话的习惯。科学的对比实验的解释是,大声说话能解除压抑——能调动全部潜能,包括那些受到压抑的潜能,同时也能使你的胆量在大声说话中得到扩张。
群山:嗯
群山:谢谢杨老师啊
杨永龙:第八,积极的自我暗示。经常用积极的内部语言对自己进行自我暗示(比如,像一些短的肯定的句子去应付你的负面想法,像“我说话大家都爱听”、“我对他人有特别的吸引力”、“我和班上的同学在一起是轻松、快乐的”之类),而不是否定或者是贴标签式的一些负性的评价,同时用内心语言告诉自己:都是一样的人,他行,我也行。他能做,我也能做。只要你每天好几次,花几分钟在内心反复诵读这些肯定句,边读边想象自己正在改变,那么用不了许多时间就会在你身上出现你想象的结果。
群山:我只道了,要用于实践中去
杨永龙:呵呵,今天就聊到这儿,以后再聊
群山:好!真的好感谢你能抽那么多时间跟我聊啊
杨永龙:不客气,我们是朋友,呵呵,朋友就要互帮互助嘛!
群山:呵呵,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