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代表人民利益不靠嘴说而靠践行


周明华
3日,国资委称国企综合税负是私企平均值的5倍,此论遭质疑。北大教授认为央企税负最终还是转嫁给了消费者。国资委新闻处处长苏桂峰反驳称是偷换概念,国家制定的费、税标准无论对什么类型的企业都是一视同仁。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部部长王志钢称,不赞成央企退出房地产,他称央企从本质上代表着人民利益,也自然更应是为人民服务的。(8月24日《中国经济周刊》)
品味苏处与王部长的这番话,感觉到与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的“委屈论”没啥区别。李荣融曾说:“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国企搞不好的时候你们骂,现在我们国企搞好了你们还骂呢?”国资委的这三名官员看来至今还未弄明白自己总是被骂的直接原因,那就是央企这些年来,早就以“央”自居,脱离人民群众的阵线了。没有站在大多数百姓实际利益这边,只靠嘴说代表人民利益,拿不出践行之举,不挨骂才怪。
笔者这样说,并非嘴大思想小。国资委本月20日发布央企2009年度国资运营情况,披露129家央企中108家央企2009年经营情况,中国移动以利润总额1484.7亿元再次成为“最赚钱央企”,中石油中石化紧随其后,国家电网也不错,另外还有多家房地产行业的央企也斩获颇丰。但这些央企的社会责任感呢,消费者的口碑指数呢,属于全民所有的人民对这些央企的肯定系数呢,不用说,显得很寒碜。
去年年底,美国财富杂志公布“2006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排名,该榜是世界级的财富领先企业在管理和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表现的一次综合考量。几家中国央企的排名较严重靠后,效益靠前排名第63和64位的中石油及国家电网公司,在榜单中位居倒数前两名。中移动也好不了哪去,手机漫游费、手机短信费等长期降幅低微,拿手机单向收费来说,居然还停留在工信部的“鼓励”阶段。我国的通讯费投诉机率连续多年跃居“十大行业”之内。可以说,公民对月租费、漫游费等早就积怨深重。
再拿石化产品定价来说,总是跟涨时动作迅捷,跟跌时双腿挂铅,而且三大石油巨头还连续多年伸手向国家要财政补贴。拥有国资的人民都觉脸红了,他们可一点不害臊。而包括水电汽油等居民必需品价格,每次弄得动静不小的听证会都成涨价会。民可以被欺,但不可被戏,试问,这种假腥腥的听证会开来作甚?岂不是在消耗原本不丰的公共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戳痛百姓神经?在这些带有垄断地位的央企的一次次捉弄下,人民除了骂几句解解怨气之外,也别无监督与制衡之力。
资料显示,我国2008年数百上市大型企业回馈社会的捐额为零;2002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人均捐款仅0.92元人民币,而美国人均捐款828.7美元,两者相差7300多倍;我国央企名义上是全民所有,但其中的那块利益蛋糕,最后还是央企自切了事,这才有处于金字塔尖端的老总动辄年薪过百万,甚至上千万。所以,当前,我们应找准央企社会责任感低落的意识和制度缺失之源,尽快唤醒更多的企业与社会同呼吸、共忧患。只有这样才配称“国有央企”这几个汉字,才能真正代表人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