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神车”,再添“吸能车”


在买车方面,我一直有个自以为聪明的想法:抄底。所谓抄底,其实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就是在某款车改款换代之际,经销商往往会大降价清库,这时出手购进会比较划算。要是口袋里的钱不太多,这倒不失为一种省钱的办法,只是要学会用平常心和酸葡萄心看待新款车——真不差钱儿,咱也不加价买那些不要脸的新车。

 

2006年,在GP上市之前,我购进了一辆老款大众“四眼”POLO;2010年,风闻丰田雅力士要改款,当网上谍照四起的时候,我果断出手,又买了一辆雅力士。两部车的价格都相当实惠,加起来不过是一部高配版速腾的价钱,真是花一样钱补两样,我自己感觉是超值的。

 

买了POLO之后,就常泡论坛,当时高尔夫4卖得不咋的,但论坛人气却异常火爆,差不多成了德系车的精神旗帜,POLO是高尔夫的小兄弟,其论坛之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高尔夫论坛经常会发生一些论战,其中不乏德日车系比较的主题,POLO论坛中的论争也常常涉及POLO与飞度(当时两者在市场上也是主要对手)之间孰优孰劣的话题。也就在这个时候,我知道了我的POLO享有“神车”的盛名。

 

“神车”不是POLO专享,大众出品的好几款车都有这种名头;“神车”也不是什么褒奖之词,而含有揶揄与讥讽,意指大众车主都有自恋情结,容不得旁人批评大众车。作为回应,日系车则获得了“吸能车”的光荣称号,暗指日系车安全性不佳。

 

其实,这种论争正说明,德系、日系是当今最有影响力的两个车系,也是两个风格不同的造车流派。我不知道哪个更优秀一些,但我知道两个车系都是优秀的,都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事实上,自主品牌也在设计风格和机械品质上仿德或仿日)。

 

具体到POLO和雅力士,都是来历不凡的东东。想要了解一款车,光试驾是不够的,光看试驾报告也是不够的,为了保险起见,我在挑车时总盯着那些久经考验、血统纯正的车型。比如POLO,1970年代出世,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五代(当然,我买的是4代,而且是老4代),在德国市场上销量经常位不离前三,在全欧洲市场上也在前十之中。雅力士1999年上市,现款是它的第二代。虽然历史不算长,但雅力士是丰田三大“世界战略车”之一,在欧洲一战成名,一上市就获得不少奖项,现在在欧洲的年销量有20多万辆(进入前20名还是没问题的),甚至在针插不进的德国车市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在日本本土,它也能稳稳站在销量前三名的位置。

 

POLO2002年进入中国,早期出现短暂的销量高峰外,但由于价位过高,销量很快走低,在2004年甚至陷入停产危机。2006年借改款GP之机大幅调低售价(兄弟我以GP的价格买到了还算货真价实的老四眼,窃喜),尽管品质有所缩水,但销量却一路走高,至今稳居小车销量的王者地位。现在面临换代,但在市场上威风不减,成就了小车销售的一个奇迹。

 

雅力士现在的状况一如当年的POLO,高价位成了它冲击销量的最大障碍。中国的小车买家对价格是极其敏感的,即使“精品小车”,想要维持高价位,也会面临生存危机。遭遇定价危机的还有本田的飞度,此车一度是同级销量冠军,但在对手纷纷调价后,它没有跟进,近来的销量惨跌,月销量已经跌到雅力士之下,只有1000多台。

 

就我而言,应该感谢这些“精品小车”的高傲,正是由于它们的高傲,才让它们在市场玩不转的时候被迫放下身价,使我有抄底的机会。——真的官价大降倒未必是什么好事,谁能保证品质不跟价格同步下降?在中国车市中,已经有太多活生生的事例了。

 

家里有两辆同级小车,一个德系,一个日系,让我有机会仔细咂摸两种车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可能是交通事故多到吓人的地步,没有多少用车经验的国人对汽车安全格外重视,并由此引发对于德系日系车哪个更安全的争论。汽车某些部位留有溃缩吸能区并不是日系车的专利,其实这是当今汽车安全的通行做法,也许是日系厂商对此宣传得多了一些,也许是日系车在碰撞时比较容易破相,所以有了“吸能车”的雅号。

 

我没有冲动到将两车对撞的地步,所以无法直接比较两车谁更安全。很多人对这个那个的N-CAP碰撞测试嗤之以鼻,但我想,这总比自己臆想的更可靠一些,要是不信国产版本,还有欧洲、北美的版本可做参考。雅力士在欧洲和中国的碰撞测试成绩都是五星,老波罗在欧洲好象是四星(由于一直深信自己“神车”的安全性,对它的碰撞成绩反倒不太关注),总之,至少从碰撞测试看,两个都算是比较安全的车。

 

但直观感觉,POLO要结实一些,尤其是前后保险杠,不但厚实,而且富有弹性,轻微碰撞保证不破相。雅力士的保险杠就单薄多了,用手一按就颤巍巍的,撞一下难免会有破损——当然,在碰撞时真正对安全有影响的是杠内的钢梁,这层表皮装饰作用大于安全作用。不知道为什么日系车的保险杠如此处理,也许有保持行人的原因在里边吧。在此还要插一句,雅力士前后保险杠内都有钢梁,在安装牌照时,我特意检查过一遍,之所以检查,是听说某些日系车后保险杠内没有钢梁。

 

我还特别留意了雅力士的加速踏板,好在是Denso牌的,而不是带“自动加速功能”的CTS。

 

两个车的空间利用上差别还是比较大的。POLO前排空间尚可,后排比较紧张,尾厢刚刚够用。雅车士车身比POLO短一点,但要宽一点高一点,从视觉上好象比POLO要小,正是直观感觉小,当你钻到车里的时候,会比较惊讶。此车乘坐空间相当宽畅,前后排头部、腿部空间都比较充裕,而且地台基本是平的,在后排中间乘坐也比较舒适。不夸张地说,雅力士的乘坐空间比很多中级车要好,至少比我经常开的一部高尔夫4要好。

 

乘坐空间的惊喜之后是尾厢的失望,如果说POLO的尾厢对于三口之家刚刚够用的话,雅力士的尾厢就捉襟见肘了。高配版的雅力士后排座可以前后滑动,也许可以牺牲点乘坐空间换回点载物空间,可惜我这部车后排不能滑动,连实用的四六分折功能都没有(我的老POLO也没有)。——在欧洲,这个级别的小车一般是作为个人用车,行李空间明显不在考虑重点,只是到了中国,小车还要作为家庭用车,承担拖家带口的任务,太小的尾厢难以胜任。

 

内饰工艺上,两车不相伯仲,用料都一般,但都没有明显瑕疵。雅力士的储物格到处都有,我没有仔细比较过,但感觉比POLO多出一倍是没问题的,这种充分挖掘空间的设计也是日系车的强项。

 

两车最大的区别其实是在气质上,“气质”这个词用在车评上很不专业,但我的感觉就是这样。

 

POLO的机械感觉特别明显,开起来你会感觉这是一部十分好用的机器,油门、转向、制动……你给它一个指令,它就会忠实地去执行,并且会把执行的情况准确地反馈回来。尤其是那个MQ200手动变速箱,手感极顺滑,让人情不自禁地爱上换档(大众很多车主似都有这种自恋症状)。而雅力士给我的感觉就像在使用一个数码产品,哪里都很轻巧,开起来很轻松,轻松到让人感到无所事事(我的雅力士是自动档的)。

 

开POLO的时候,我会比较认真,开了4年多了,还是保持着对每个驾驶细节的关注,连发动机的声音也时不时地会仔细聆听;开雅力士时,会比较漫不经心,整个人都懒洋洋的。或者说,开POLO时,你会有人车沟通的欲望,开雅力士时,一切都随它去了。

 

POLO是一部精良好用的机械,雅力士是一个精致省心的工具。说实话,要是总在城市里转悠,开雅力士更舒服。(雅力士不但驾驶轻松,转弯半径也超小,泊车、调头可与微车媲美,非常适合城市驾驶)。

 

至于操控性、弯道性能、高速性能等,我现在已经没有了激烈驾驶的欲望,但求“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所以没有仔细比较过。其实这种代步小车,性能强悍本不是主要设计诉求和强项,何必计较太多。

 

值得计较的倒是耐用性、可靠性和使用成本。作为一线大厂出品的东东,又久有渊源,耐用性、可靠性应该都没什么问题。雅力士不敢说,老POLO出保两年多来,除了正常保养,再没进过维修站(传说中,大众车的小毛病比较多,也许我算是运气好的)。雅力士是丰田出品,而日系车尤其是丰田车,在可靠性上一向口碑不错,传说中小毛病会比较少,但愿如此吧。

 

POLO好还是雅力士好?依我看,都挺好;德系车好还是日系车好?依我看,都是自主品牌学习的榜样。

 

POLO当年借改款走出了低谷,一举成为小车之王,现在雅力士改款风声日紧,只是不知道,广汽丰田会有借改款之机亮出什么招数?

 

(此文授权新浪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