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敏/文
本报记者的一位朋友曾感慨地说,中国的汽车业是改革最成功的行业。短短10年未到,不仅普通居民消费得起曾经一直是奢侈品的汽车;中国也一跃成为汽车大国,成为世界汽车巨头逐鹿的焦点。宝马在中国的扩张就提供了最好的一例。
专为中国设计
8月上旬,在上海黄浦江边的地标性建筑“一滴水”,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发布了全新BMW5系长轴距。率先推出了华晨宝马生产的四款车型,BMW535Li行政型,BMW535Li豪华型,BMW528Li豪华型和BMW523Li豪华型。
据宝马介绍,全新BMW5系长轴距是专为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而打造的。2004年,全新BMW5系长轴距与第六代BMW5系同步研发,由德国宝马总部和华晨宝马沈阳工厂的工程师共同参与,并完成了超过500万公里的严格极限测试。
新车型3108毫米轴距成为同级别中轴距最长的车型,比标准轴距增加140毫米,比上代长轴距增加80毫米。全新BMW5系长轴距提供了同级别中最宽敞舒适的后排乘坐体验。而这舒适体验来自于一位在慕尼黑工作的中国设计师。后排座椅根据中国人的特性进行了重新设计,加长、加厚了坐垫、更大的靠背倾角以及更高档的选材为后排乘客提供了无微不至的舒适度,可作移动办公室之用。
2006年,宝马集团第一次专门为中国客户开发了BMW5系长轴距。4年来,这一车型取得了巨大成功,累计销售9万多辆,成为BMW在中国市场最热销的车型,且每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中国用户对于车型的个性化需求,第六代BMW5系将与全新BMW5系长轴距同步在中国上市,并提供两款不同配置的车型供消费者选择。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思远表示:“全新BMW5系长轴距每一处细节都是为中国客户量身定做的,都更加符合中国客户需求。焕然一新的设计与创新技术使动力大幅提升,油耗和排放则平均降低18%,并拥有更为宽敞舒适的后排空间,价格更具市场竞争力,是一款将重塑市场格局的完美豪华商务轿车。”
中国市场利润可观
宝马不是惟一的一例。在世界汽车业艰难复苏之际,汽车巨头通用(GM)、大众(Volkswagen)、梅塞德斯-奔驰(Mercedes-Benz)、丰田(Toyota)、现代(Hyundai)等都选择了在中国扩大产能。据悉,与宝马竞争的品牌梅塞德斯-奔驰和大众旗下奥迪(Audi)也在制造专门面向中国市场的加长型轿车。耐人寻味的是,在宝马去年成为中国商务轿车前,奥迪一直在中国商务车领域一枝独秀拥有大批订单。
目前,除法国雷诺因合资谈判久拖未决国产化的机会渺茫外,几乎所有全球汽车巨头都进入中国并大力扩张产能,中国也成了当今拥有全球轿车品牌最多的市场。
外媒把中国称为和巴西、印度并列的新兴汽车市场。如今,这个新兴市场带给汽车巨头们的利润有一系列的数字佐证:
今年一季度,大众汽车公司在华售出45.7万辆汽车,占其总销量的25%以上,远高于在其它任何国家的销量;今年一季度,大众汽车的总利润为7.03亿欧元,而中国业务的税前利润为2.86亿欧元 (合3.42亿美元),占总利润的41%。分析师们表示,鉴于大众汽车还向中国出口零部件,其对中国市场的实际依赖度可能更高。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分析师丹尼尔·施瓦茨(DanielSchwarz)估计,一季度大众汽车一半以上的利润来自中国市场。
宝马一季度4.49亿欧元的营业利润中,有近一半来自对华出口和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
通用汽车目前是中国市场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其在华合资企业今年一季度创造的股权收益为4亿美元。通用汽车国际运营部总裁李添泽(TimLee)表示,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如今已超过美国;今年一季度,其国际业务(主要是中国和巴西业务)对公司营业利润的贡献,也大致与美国业务相同。
日产(Nissan)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CarlosGhosn)表示,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该公司利润最为丰厚的市场。
世界知名轿车沃尔沃快速下嫁吉利更把中国汽车业推向了高潮阶段。
高盛的研究表明,在中国,每1000名居民仅拥有41辆汽车;而在美国,这个数字约为900辆。中国较低的汽车保有率让汽车厂商们备受鼓舞:增长的空间还很大。
除了生产和销售汽车,汽车巨头们的竞争甚至开始延伸到汽车金融领域。
产能过剩?
外资汽车巨头纷纷抢滩中国的现象引起了一些国际分析师的担忧。中国市场会不会产能过剩?理由是汽车业是有名的周期性行业,汽车制造商们以往不止一次在对大型新兴市场投入过多资源后陷入困境。
英国《金融时报》称,有些厂家在10年前的繁荣期间过度投资于巴西,结果在2002年市场滑坡时受到重创。日本汽车制造商严重依赖美国市场,因而在这两年的危机中受到沉重打击。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在去年销量出现井喷后,今年上半年,中国微车环比已连续4个月出现下滑,部分地区销量降幅甚至超过50%。受政策的拉动,去年中国的微车销量超过230万辆,同比增幅达到80%以上。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表示,今年微车销量的下滑,主要是由于去年交叉型乘用车市场快速增长,产销量基数较大,消费者购买力提前释放。另一方面,许多汽车企业进军微车市场,也加速了竞争。汽车专家葛宝山说:“汽车行业在短期内出现井喷式增长,带来企业投资速度的更快增长,市场增长10%,投资可能增长20%,因此可能出现产能过剩危机。”
但另一数据显示,目前合资企业的产能缺口较大,其中,南北大众、一汽丰田、北京现代、东风日产、上海通用等绝大部分合资企业都存在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