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拥有近百年历史的中国银行来说,已经过去的2009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百年
以来最剧烈的金融危机,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经济环境,五年以来最低的利差水平,给银
行业的经营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国银行作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受到的
影响更是首当其冲。
在2009年,中国银行光荣入选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中国上市公司百强大奖”由巴菲
特杂志、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世界经济学人周刊发起主办,自2004年开始举办以来,
每年吸引大批高级政经官员、国际组织要员、企业领袖以及中外知名经济学家热情关注和
积极参与,是目前中国证券研究领域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被誉为关于中
国上市公司的“诺贝尔奖”。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中国银行提出,坚定信心,应对挑战,加快建设国际一
流银行。一年来,中国银行坚决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认真落实国
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按照“扩规模、调结构、做品牌、练内功、降成本、
上水平”的十八字工作方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成功实现化危为机,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
绩,走出了一条又好又快持续发展之路。
一、认真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全力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面对极其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实行了积
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中国
银行立即行动起来,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各项决策部署上来
,制定了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具体措施,充分发挥了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推动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作用。
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中国银行进一步加大了对国家支持的重点行业、重点项目
和惠及民生的重点工程、重要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新增超
过2,700亿元,交通运输行业贷款新增超过1,800亿元,小企业贷款新增超过1000亿元,为
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与此同时,中国银行大力支持民生改善和居民消费,
2009年支持居民个人购房的贷款新增超过2500亿元,支持居民个人购车的贷款新增超过
140亿元,对于扩大消费规模、提升消费层级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扩大信贷规模、加大有效投放的同时,中国银行还自觉将自身信贷政策与国家产业
政策和财政政策相配套,选准信贷投放和金融服务支持的重点,坚持“七个优先”,积极
推进信贷结构调整。一是优先支持铁路、机场、公路、电网、核电、水电等国家重大基础
设施建设和城市轨道交通、道路、供水、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优先
支持农村公路、农村电网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优先支持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
建设;四是优先支持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五是优先支持企业并购重组;六是优先支持企
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七是优先支持产业链中重点客户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发展。与此同
时,中国银行大力压缩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的信贷投放,主动退出
在财务、经营管理及节能环保等方面存在较高风险的客户和项目。通过有进有退、有保有
压,中国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2009年末,中行重点行业贷款和BBB级以上客
户贷款占比分别比年初上升9.07、2.92个百分点。
二、发挥国际化和多元化优势,大力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
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国际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相当多的国际知名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客观上为中国企业“走出去”
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中国企业“走出去”出现了一些新动态,大型企业尤其是
资源类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显著增加,兼并重组步伐加快。
作为中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中国银行在全球
3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900余家分支机构,同时拥有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证券、基
金、租赁等多元化的业务平台,能够一站式、全方位地满足企业跨国界、跨平台的金融需
求。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形势、新需求,中国银行充分发挥国际化和多元化优势
,以成为“走出去”企业首选银行为目标,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战略和具体的业务措施。
一是整合创新产品。为满足“走出去”企业的新需求,中国银行开发了包括贸易融资
、出口买方信贷、海外并购贷款、财务顾问、海外现金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新产品。2009
年,中行累计叙做外币贸易融资807亿美元、外币保函223亿美元,市场份额居国内商业银
行首位。在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中,中行承担的项目金额居
国内商业银行首位。加大全球统一授信等产品的推广力度,2009年通过全球统一授信提供
的融资合同金额达到88亿美元,实现了对“走出去”企业的全球范围融资支持。
二是优化服务模式。为进一步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服务,中国银行建立了以“全
球客户经理”为核心、“产品经理”和“海外区域经理”为辅助的服务模式,由全球客户
经理全面了解“走出去”企业的金融需求,统一安排中国银行全球各种机构和资源,提升
服务能力,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走出去”企业的金融需求无论是在
境内还是在境外,无论是在总行还是在分行,无论是商业银行业务还是投资银行业务,中
行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提供最有效的一揽子服务。
在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中国银行还进一步加大了海外业务的拓展力度。中行
利用分布广泛的海外分支机构,成为首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银行之一,叙做了
第一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目前业务量已突破64亿元,遥遥领先于同业。中国银行
马尼拉分行成为国外首家可以办理人民币现钞回流的金融机构,海外人民币业务已经在中
国银行东盟地区分支机构全面展开,有力地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2009年,中国银
行海外网络延伸也取得显著成效,全年新开设机构11家,新增网点为历年最多。
尽管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中国银行的海外业务仍然实现逆市增长,经营
效益大幅提高,对集团的贡献度比2008年显著上升。
三、加强主动风险管理,确保业务发展质量
2009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加速发展的各项业务,中国银行进一步加大了主
动风险管理力度,不断提高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整体性、集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保
障各项业务健康发展。
针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中国银行进一步强调了适中型的风险偏
好,同时及时明确行业信贷投向,主动调整客户和产品政策。实施信贷资产行业组合管理
,实行行业限额监管,控制高风险行业授信规模和行业集中度,引导行业结构优化调整。
主动修订行业信贷投向指引,制订区域性行业信贷投向指引。加大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房地产行业、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监控力度。组织专题调研,对新增信贷业务进行全面自
查。通过及时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中国银行的资产质量持续改善,2009年年末不良贷款
余额和不良贷款比率均较年初实现下降,连续第6年实现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的“双降”
。
在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同时,中国银行加大了市场风险管理力度,制定了债券投资业
务统一授信管理办法,加强集团债券风险统一监控。
四、扎实推进基础建设,增强业务发展后劲
2008年以来,中国银行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加快推进业务架构改革和流程整合
,组建了公司金融总部、个人金融总部、金融市场总部和运营服务总部,负责统筹公司金
融、个人金融和金融市场业务以及运营服务工作,加强对辖内机构的管理与指导,提高沟
通效率,降低协调成本。2009年,中国银行进一步优化公司金融、个人金融、金融市场和
运营服务总部架构,完成财务管理部与司库的逻辑整合,实现信息科技部门的职能整合,
初步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和集约化、扁平化的业务与管理架构。
与此同时,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中行大力推进信息科技建设,加快建设新的核心银行系
统。2009年,中行IT蓝图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目前,中行正按照稳妥推进、分步上
线的原则,稳步推进系统升级工作。该系统投产后,中国银行将真正做到业务操作的逻辑
集中,统一数据标准与操作规范,达到集中核算、信息共享,全面增强竞争能力、盈利能
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内部管理与控制的水平。
2009年,中行的服务渠道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年新设机构44个,升格872个,
搬迁822个,机构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网点转型加快推进,全年完成了2,339个网
点标准化改造,简化业务操作流程,规范销售服务流程。在电子渠道建设方面,中行不断
升级完善网上银行功能,成功上线网上银行3.0版本,主要功能已经跻身同业先进之列。
目前,中行个人网银的客户数已经突破千万户,比2008年底增长231%。
五、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提升品牌形象
作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中国银行始终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自己应
尽的义务,形成了负责任的企业形象。2009年,在不少企业裁员的形势下,中国银行通过
加强岗位梳理和流程优化,全年共招收高校毕业生比2008年招聘人数增长70%,并从开发
、培养、使用等各方面制定了系统的人才规划,为高校毕业生搭建成长成才的良好平台。
在汶川大地震中,中国银行向灾区人民和企业捐款超过1.5亿元,并投入信贷资金201亿元
用于支持灾区重建和恢复生产,2009年以来继续加大对灾区建设的信贷投入,全年共投入
信贷资金489亿元。在扶贫工作方面,中国银行共捐助咸阳市永寿、长武、旬邑、淳化四
县扶贫项目14个,2009年无偿投入援助资金464万元,捆绑投入各类资金2,455万元。
良好的经营业绩和负责任的企业形象,为中国银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有力地提升了
中行的品牌形象。凭借在全球金融服务领域的杰出表现,中国银行光荣入选中国上市公司
百强。“中国上市公司百强大奖”由巴菲特杂志、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世界经济学人
周刊发起主办,自2004年开始举办以来,每年吸引大批高级政经官员、国际组织要员、企
业领袖以及中外知名经济学家热情关注和积极参与,是目前中国证券研究领域最具权威性
、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被誉为关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诺贝尔奖”。
回顾2009年的发展历程,中行深刻认识到,银行的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起来
,只有自觉地立足于、服务于国民经济,准确把握经济增长的战略性机遇,银行才能拥有
广阔的空间,实现持续快速发展。面对2010年的发展机遇,中国银行将继续深入贯彻科学
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
策,调结构,扩规模,防风险,上水平,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实现又好又快持
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