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凝:我要做张爱玲那样的女作家(访谈)




        《双身花》

小说通篇充满神秘气氛,探索生命的多种可能性。母与女原本就是一对轮回,隐藏在夏木体内的那个幼童,也许从来没有出生过,也许就是失踪的9岁女童幻幻。“双身花”是写一个女人的两个身体,也是在写母女。我自己很看重这个故事,下笔的时候十分慎重,因为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故事。

 

                               ――赵凝

 

             赵凝:我要做张爱玲那样的女作家

                               ――对话作家赵凝谈新作《双身花》

                             (记者:晓雨)

一、关于母子亲情,关于电影

记者:赵凝你好!首先祝贺你的新书《双身花》出版。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故事,是关于母与女的故事。在阅读过程中,我一直以为夏木的女儿李幻是被人贩子拐卖了,小说前半部分,因为小说前半部分,出现了一个若隐若现的人物“黑寡妇”,这个人物妖邪而怪异,虽然出现频率很多,但却从来没露过正脸。初读这个故事,读者会坚信幻幻是被“黑寡妇”集团抓走了。这种题材的小说并不多见,你也是第一次尝试吧?

 

赵凝:是啊,《双身花》是我第一次尝试写一个舞者,并且这舞者是一个失去幼童的母亲,写作过程异常艰辛,不断出现幻觉,将两个人合二为一。还有那些舞蹈,在创作过程中都要真实呈现,有时是看墙上的影子,有时需要听一些奇怪的音乐。

 

记者:《双身花》故事的起因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离奇曲折、时间跨度大、在结尾处又有一些伤感的故事?读你之前的小说,如《胡小姐的今生今世》,通常都写都市男女间的爱情故事,感觉优美清淡,而《双身花》似乎加入了心理悬疑元素,进入小说阅读,仿佛进入异度空间,波动涟漪,曲折无止境。

 
赵凝:《双身花》原本是想写一朵白蘑菇和一名幼女的故事。失踪的幼女与白蘑菇有关,小说通篇充满神秘气氛,探索生命的多种可能性。母与女原本就是一对轮回,隐藏在夏木体内的那个幼童,也许从来没有出生过,也许就是失踪的9岁女童幻幻。“双身花”是写一个女人的两个身体,也是在写母女。我自己很看重这个故事,下笔的时候十分慎重,因为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故事。

 

记者:关于孩子,关于母子亲情,我记得你还有一部获奖小说《漠北这孩子》也是与孩子有关,据说《漠北这孩子》将要拍成电影,《双身花》有希望拍成影视剧吗?

 

赵凝:都在准备和运作中。《漠北这孩子》电影剧本已完成。目前中国电影形势大好,虽然现在影片质量良莠不齐,但不久的将来,影片的质量将会越来越好。我希望有更从电影人来拍深度的文艺片,爱情片。《漠北这孩子》、《双身花》都将拍成充满人性化的感人的电影,这对这两部小说有信心,因为全人类的母爱都是共通的。

 

二、关闭博客评论,是为了更专心写作

记者:您最近关闭博客评论,是为什么?害怕听到刺耳声音吗?我记得你以前不是一个惧怕争议的作家。在一次专访中,我看到你说过,争议对一个作家来说,是一件好事情。

 

赵凝:是的,有争议当然是好事,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作品,有人争议就说明关注它的人多,《双身花》刚一出版,我就听到争议的声音不绝于耳,因为书封上写着:“赵凝:我是中国最好的女作家”,有人觉得心里不舒服,就写文章攻击我。其实他们并没有读过《双身花》,我希望读过以后再说话。

关闭博客评论,是为了更专心写作。以前博客上稍有个风吹草动,我心里也会跟着一起摇摆。作家这种职业,只有内心比别人敏感许多倍的人,才能干。我不想让自己分散精力,我只想抓紧时间写我自己想写的东西。我认为博客后面有价值的评论并不多,口水战太多,不值得保留,关闭之后内心很清静。网络就像一个人声鼎沸的大市场,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于写作的一面,要学会利用网络,而不是被网络牵着鼻子走。

 

记者:从“胸口写作”到“中国最好的女作家”,您一直是话题人物和被争议的对象。如何看待负面评论,甚至谩骂攻击?

 

赵凝:某些名人说,被谩骂、被攻击,他是不在意的,不会往心里去,但我认为他们在说假话,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曲解、误解,人格被侮辱,心里或多或少会不愉快。

但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写作这种工作是必定要接受读者的评判。没人读你的作品,你就无法生存。现实就这么残酷。负面评论,谩骂攻击,我都曾经经历过,但因写作是我喜欢的事,无论别人说什么,我依旧按照自己的规律生活,每天都要写东西,管别人说什么。就这么简单。

 

三、主持节目比写作容易得多,有好节目还会接

记者:我听说你的这部小说《双身花》后半部分是在长沙完成的,离开北京去湖南主持节目,还带着电脑坚持写小说,那样做很辛苦吧?谈谈《双身花》当时的创作情况?

 

赵凝:说到《双身花》创作还真是一波三折,我写作有个习惯,一旦小说开了头,就不愿出门,只愿在一个独立空间里,一气呵成。但《双身花》刚写到第四章的时候,我接到邀请回湖南经济电视台-金鹰955电台主持情感节目《子夜车站》。当时非常犹豫,因为小说刚开了个头,不想离开北京去外地,但“情感节目”对我来说又有一种魔力,挺吸引人的,我从2005年开始主持节目,从现实的情感故事中打捞出不少小说素材。我决定去主持那档节目,带着我的电脑,边主持边写作,从2009年6月到12月,历时6个月完成这部小说。长沙天气炎热,写作的过程异常艰苦,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小说写到最后一个句子,窗外已是白雪纷飞的冬天了。

 

记者:我从媒体上看到,说您是“中国第一个作家主持人”,如果时间安排得开,您还会主持新节目吗?

赵凝:有好的节目的话,我还会主持新节目,文化、女性、情感,这些都是我感兴趣的类型。主持节目比写作容易得多。一个好的小说家,永远具有最新鲜、最独特的视角。《双身花》之后,我自己也要做一朵“双身花”,写作、主持双面开花。

 

四、在文坛曾有“小张爱玲”美誉

记者:几年前,我曾在《作家文摘》上看到过一篇关于你的文章《北京有个小张爱玲》,在文坛你曾有“小张爱玲”的美誉,在《双身花》出版之后,你是否依然想做张爱玲那样的女作家。

赵凝:张爱玲是我最喜爱的女作家之一,她小说的魅力不会因为时光流逝而减退。我也是那种与时光流逝没有太大关系的作家,我是主打长篇小说的作家,《双身花》已是我出版的第十八部长篇小说,这是本书写得非常美,我自己都不舍得把它一口气读完。

女人一生都在写作是一件很美的事。让我用《双身花》向偶像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