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布拉格,已经想了很久了。
二十年前第一次读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布拉格已印在了我的脑海,有些朦胧,有些神秘。
在不少电影中已对布拉格略见一斑,改编自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的《布拉格之恋》当然不在话下,还有如《甜蜜的永远》,《布拉格》等捷克电影,而好莱坞大片对布拉格也颇青睐,在《Mission Impossible》和《the Bourne Identity》中都有查理桥的美丽身影。
接我们的奔驰旅行车离开机场一路往市区驶去。上了一小段高速公路,就拐了下去,开过了一片近郊的住宅区。道路不太宽,但很干净,汽车行驶很有秩序,也不闻喇叭声。一幢幢紧挨的别墅,没有石材堆砌门檐高筑的奢华,米色的墙,红色的瓦,棕色的线条,花园不大却是树木茂密,一切看上去充满了对细节的关注,对色彩的感知。没有暴发户贴金镶银的张扬,都是有文化,有底蕴的殷实之家:从容。原来对于布拉格毕竟属东欧,虽已加入欧盟,但还处在发展中的小小担心似乎已经淡去。不一会儿,汽车就驶上台阶路,这只有已被岁月磨得光滑异常的台阶路,默默地述说着历史和过去。两边,满是欧式的古老建筑,不时有教堂掠过,已经进入布拉格的市中心了。出机场十五分钟,就到了位于Valtva河边,距查理桥只有几步远的,改建于一幢老建筑的四季酒店。
布拉格的美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很少有一座城市能像布拉格这样,虽不宏大却是历史悠久包罗万象。从公元900年开始建城,布拉格也是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城了,尤其是在中世纪的时候布拉格在当时的罗马帝国的皇帝查理四世的发展下曾经一度是欧洲的中心,要远远大于巴黎和伦敦。看看那些宏伟的哥特式教堂的尖顶就可以想象那时布拉格的辉煌。十六世纪文艺复兴也影响到了布拉格,然后是波西米亚王朝的巴洛克风格,再到十九世纪奥地利放松了对捷克的管制,捷克人的一开始创建自己的语言,发展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布拉格更是文化和艺术的。随处可见的教堂,20多个博物馆,100多个星罗棋布的画廊和展览馆,保存完好的欧式古老建筑,从Gothic,Baroque到Neo-Gothic,Art Nouveau,Art Deco,多种风格的建筑代表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艺术的运动浪潮。所以搞建筑的人布拉格是必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