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传统工艺与民间工艺传承和发展的建议--李万祥


政协北京市通州区第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委 员提案   

第112号

案  由:关于民族传统工艺与民间工艺传承和发展的建议

 提案人:李万祥

工作单位:北京华兴达青铜雕塑艺术有限公司

 E-mail: [email protected]

手机:13701005861 电话:69581532

附议人签名:贯会学、董本和、董树旺、谷建华

提交日期: 2009年1月6日  

 注意事项:一事一案,字迹清楚,请用钢笔(蓝黑墨水)或毛笔书写。打印件可附在提案纸中。   理由: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推进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通州区传统工艺与民间工艺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根茎,与此同时更有着较强影响力。诸多的传统工艺作品和民间工艺制品,已经遍布京城,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各地。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巨大作用。时代的发展,高科技的进步,但如果没有传统和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的衬托,显然是枯燥的、乏味的。花丝镶嵌工艺,景泰蓝工艺,青铜器失腊法制作工艺及文明中外的“燕京八绝”等等,几乎涵盖所有的工艺美术素品行业的全部种类,各自独具一格,令人们赞不绝口。通州是传统工艺和民间工艺生产制作的发源地,因此通州区传统工艺和民间制作工艺的兴衰,决定着北京市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发扬与光大,并深深影响北京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一)就业而言,首先解决了相当一大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二)保护和传承了中国古代面临失传和断代的诸多制作工艺创作方法。(三)通州区的传统工艺和民间工艺具有独具一格的魅力,好多作品让国人惊叹,让世人惊奇,使通州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四)在历届北京市级和国家级博览会上,曾多次受到了国家领导人及市领导的好评,表彰奖励为通州区得到了极大的荣誉,弘扬了通州区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民间工艺,再现了通州区的现代风采。 2003年,国务院 和北京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传统工艺和民间工艺保护条例 》及相关措施,作为从事传统工艺和民间工艺的一名政协委员,为了通州区传统工艺和民间工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承。恳请区政府领导支持,关注我区传统工艺和民间工艺生产制作业的发展,传承和保护举措及实施办法,并充分利用通州区的自然优势及良好的基础优势,以我区的传统工艺和民间工艺的发展,传承促进通州区大运河源头文化产业发展建设进程。提高和壮大通州区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发展的综合实力。   建议解决办法:     1、为了使民族传统工艺不要消失和灭绝,请有关部门领导关注通州区民族传统工艺的发展。 2、应出台扶持通州区民族传统工艺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在扶持资金上给予倾斜,使新行业得以健康发展。 3、请区政府有关部门,调查了解通州区民族传统工艺和民间工艺发展的基本状况。

   审查意见:     同意立案。   通州区政协提案委员会                                                          2009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