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春夏之际,中国股市大盘在低迷之中度过,从2000点一下,艰难地向上爬升,即使到了北京秋风飒飒的立秋之后,都难以稳定地站上2600点的高位。
在个股方面,中国中铁于今年5月7日首破发行价,随后其股价更是屡创新低,越走越熊,其A股与H股由高溢价转为了负溢价,且负溢价率达30%。工商银行A股与H股也由高溢价转为了负溢价,负溢价率更是高达42%。H股定价比较能反映上市公司的业绩。
这一切是怎么造成的?难道真的如某些朋友所说的,A股市场可谓遍地黄金,可是这些黄金却无人问津吗?后期市场将走出怎样的行情?大家都很急切地想提前得到一些启示。
任何市场,都不是越繁荣越好,更不是价格越高越好。
市场由看不见的手推动,没有只涨不跌,没有只跌不涨,更没有长久的牛皮市。
单纯从价格与繁荣程度去看一个市场是否良性,仅仅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意志,那就是监管者与卖方角度的从业人员的利益导向。比如股票与其他商品,假如价格高、被关注度高,参与热情高涨的话,自然会有些人高兴,谁高兴呢?
自然是卖方高兴,作为政府以及服务者、平台的提供方自然也高兴,因为不管是印花税还是别的什么管理费,自然会随之水涨船高的,即使没有得到切实的物质利益,至少表明有政绩,得民心,得到比较好的形象,位子坐的安稳一些。媒体与专家们自然更高兴了,毕竟作为提供宣传与研发经费来源的重要渠道,大家都指望上市公司活着呢。毕竟这些力量都是卖方的组成因素。团结、实力坚定而又雄厚。
至于买方,就是千人千面的,每个人都在观望,都在寻找并捕捉自己认为最佳的进入与逃出的时机,或者行为与流露出的观点是相反的。比如他流露出看空的意思,其实是想进入吸收筹码;营造出看多的氛围,其实就意味着想要出货了。
交易心理动机这一点,是相当重要更深层次的因素。
市场有自己的规律,盘整的时候或者是在为上涨与下跌积蓄力量,或者是为上涨与下跌而预警。只看谁会嗅觉灵敏,在别人未动之前动,在时机未到之前,静如处子般的潜伏。
任何时候,影响股市整体指数,以及个股表现的都有相当复杂的因素,大环境上,国际经济的大环境某些时候比国内的小环境更重要,产业环境比行业环境更重要,至于企业的具体表现嘛,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的影响。
至于前段时间的股市,从国内因素,做空机制的推出、地产新政的出台、旱灾涝灾地震与泥石流等天灾人祸,都会有些影响;国际经济状况更是呈现“乌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展望下一个阶段的大盘走势:
假如从国内地产寒潮的否极泰来的角度(冬天持续了那么长的瞬间,春天还会远吗),从国际社会合力捧杀中国经济,推动人民币升值,把中国当作投资淘金的安全港湾,在中国布局的角度,从“牛皮市”的胶着状态中走出来,稍微调动一下中国股民的参与热情的主管部门的心理状态趋向来看,应该做出一些多方乐于看到的姿态了。
贾春宝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