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传奇:张鸿雁策划大揭密》
第五章、与中国第一单人登珠峰奇人的结缘 文 / 大旗飘扬
在波司登众多的赞助活动中有一个十分感人的特例,这一次对个人的赞助,波司登并没有收获广告效应,得到的是一位勇士的真情。
这位受赞助者是个传奇人物,在一些人的眼中,他的行为是和另类、疯子画等号的,因为,他为了理想几乎抛开了一切。然而。他却始终那么执著,只要活着他就不想停下自己跋涉的脚步。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他完成了一次令普通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登山壮举。他以生命为代价,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他用无悔的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一位普通中国人所具有的坚强意志、高贵品格和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他,就是中国单人登山第一勇士阎庚华。
阎庚华第一次到波司登的时候,披着长长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却充满了沧桑,那张历经风雨磨练的脸显得狭长削瘦,手里的一支西藏长号更使他异类的特征表露无疑。门卫见他径直往里走,便拦住他要求出示证件,阎庚华除了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给的个人身份证,其它什么证件都没有,也没法说出找什么部门联系什么业务。门卫不让他进门,他便在传达室谈起了他的登山经历。就在他谈性大发的时候,我路过门口,听了他的讲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把他请到了企划部。
在企划部,他的传奇经历吸引了我。他是黑龙江哈尔滨人,从1983年起就一直在从事极限运动,当年,他一鸣惊人,他用了65天的时间,从哈尔滨徒步长跑3150公里,跑到了第五届全运会的举办地上海,创下了一项国内长跑记录。听说英国人要跑长城,他又不顾劳累,再次踏上了跑长城的征程。历时80天,跑完3400公里的征程,终于成为沿长城奔跑的第一人。阎庚华一直要做别人没有尝试过的事情。1996年,他着手为攀登珠峰作准备,先是去天山登到3800米,又到波哥达峰登上4000米,接着又去慕士塔峰,登到5500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96年6月24日,阎庚华背着70多公斤的行囊离开哈尔滨,拉开了攀登珠峰的序幕。8月4日,先到卓奥友峰,登到5800米,然后登珠峰7000米,从7000米下撤时,阎庚华哭了,哭得很伤心,他很想登到峰顶,可这一次不行,既不具备条件,也没获得允许。但他已下定决心以后再来,登上世界最高峰,创造单人登山的新记录。
阎庚华懂得探险不是冒险,他要用三年时间来完成冲顶壮举。每次上山前,他都要特地找到贡布、仁青平措这些富有经验的藏族登山家讨教,自己也不断总结、琢磨。96年登珠峰时他便“发明”了喝尿的绝招,他说:“从上到7028米北坳营地后,我就每天喝一次自己的尿。山地气候干燥,夜晚睡觉经常被冻醒、渴醒,那时要喝水非常麻烦,而身体又需要补充养份,喝尿便成了一个有效的恢复手段。毕竟,人的尿液里有不少无机和有机物质,在那种困难情况下喝尿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经费。”阎庚华非常坦率地告诉我,珠峰登山大本营规定,攀登珠峰要交纳2万元的登山费用。这无疑对阎庚华是一个莫大的难题。“我认为这非常不合理,珠峰是国家的财富,中国的登山运动本来就落后,登山运动员少之又少,如果在客观上再加以限制,哪还会有发展。”
从珠峰回来的阎庚华仍忙碌着为他的再次登峰做准备。这次登峰的费用总共要10余万元。但阎庚华说:“我不会放弃登珠峰的计划。也许会失败,但我会尽最大努力。即使今年不成,也要在世纪之交的这三年完成这个志愿。一定要创造中国人单人登珠峰的新记录。”
登上珠峰后,他打算写一写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还打算去南极,去北极,做一个中国真正的探险家。阎庚华希望得到波司登的赞助,他知道了波司登挑战珠峰的壮举,觉得他的心和波司登是相通的。
的确,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阎庚华具有坚强的意志、高贵的品格和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斗志,敢于向世界最高峰发起挑战的无畏精神,与波司登理念是相通的。
经研究,决定无条件赞助阎庚华挑战珠峰,并且以波司登的名义写信给中国登山协会于良璞秘书长,让他提供一些技术上的支持。1999年春,我代表波司登和阎庚华的战友在北京为他举办一个简短的壮行仪式。中国长城协会秘书长董耀会为他送行。1999年5月16日,阎庚华从四号营地试登,登上了8000米,因体力不支,最终没有成功。
回到波司登后,阎庚华讲述在北坳天险遇到暴风雪,差点掉进冰崖;在6200多米高的冰雪世界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使他的头部被晒得滚烫;高山缺氧又没有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口腔开始溃烂流脓,脓水把上下嘴唇粘在一起,早上起来时,得先用舌头把嘴唇滋润后才能把嘴张开等等过程,真让人心惊肉跳,满腹酸楚,当时就有许多人劝他不要再登山了。但是,失败并不能使他气馁,反而激发起他百折不挠的斗志。他剪掉一头伴他多年的长发,就颇有削发明志的气魄。
“其实,真正支撑他前行的还是那个魂系梦牵的理想,阎庚华是一个把理想看得比生命还重的人。”哥哥阎庚辰非常理解阎庚华,他在回忆弟弟时说,“登珠峰向来都是团队结伴而来,可阎庚华偏偏要闯只身挑战的禁区。他在临走时,我就隐隐觉得,这次他大概是不会回来了。因为这三年来,他的生活中、思想里,就只剩下珠穆朗玛峰了,他要是不登上珠峰,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好过。”
2000年,这位孤独的勇士又踏上了挑战珠峰的征程。阎庚华和尼泊尔协作人员拉巴次仁冒着强烈的风雪和极度的严寒,于5月21日11日登上了海拔8848米的世界第一高珠穆朗玛峰。在峰顶上,阎庚华十分激动,展开五星红旗拍摄了留影照片,还把一块刻字牌子留在那里。20分钟后,他们就开始下撤。当下到海拔8600米的“第二台阶”时,两人在暴风雪中走散了。此后,再也没有见到阎庚华的踪影。
阎庚华的生命停止在了珠峰8600米的高度,登山者在这么高海拔的地方遇难,遗体很难运下山,处理的最好办法是就地掩埋。珠峰恶劣的天气还没有结束,善后人员还需一段时间才能登至阎庚华遇难处,让他最终融入珠穆朗玛峰。
每个人都拥有理想,但能将理想进行到底的人并不多,阎庚华以生命为代价固然惨重,但谁能说那长眠珠峰的安祥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呢?
就在阎庚华去世不久,波司登又赞助了三江源科考队,在中央一套《午间新闻》栏目中,我看到科考队员穿着印有“波司登”标志的羽绒服,默默地在阎庚华墓前致哀。那是象西藏的玛尼堆似的一堆乱石,石堆前面立着一块石板,写有歪歪斜斜的字迹“中国单人登山第一勇士阎庚华之墓”。这是巧合,还是天意的安排,波司登与阎庚华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波司登的档案馆里,有一块阎庚华留下的珠峰上的蜗牛化石以及1999年为他壮行的照片,还有一笔他至今也没开出发票的赞助费欠条。
相关连接:
2000年阎庚华珠峰山难
SPORTS.SOHU.COM 2004年8月9日19:02 中体在线-中国体育报
孤身挑战珠峰的阎庚华处境危险
跟随采访阎庚华登山行动,在海拔8000米处坚守了3天的黑龙江电视台记者陈小刚,晚上回到珠峰大本营。 陈小刚的到来,依然没能带来阎庚华的任何新消息,而且他也无法判断阎庚华
■相关新闻
目前的处境。
据此间人士分析,由于连续3天山上气候恶劣,加之前一段体力消耗较大,又在山上单独停留如此长的时间,阎庚华存在着滑坠和冻伤的极大可能,其处境极其危险。人们希望发生奇迹,能在未来几天内,当新一轮冲顶队员登到更高高度时,能够发现并营救到阎庚华。
黑龙江电视台和阎庚华雇佣的尼泊尔高山协作人员拉巴坚增在高山营地身患脑水肿,被人背牛驮接到大本营。经黑龙江电视台、西藏登山协会驻大本营人员和加拿大医生的紧急抢救,他的病情已得到缓解。多吉占堆、薛文献
阎庚华失踪已72小时
独行马 18:18:06 5月24日
转贴自toptoday.org
昨晚11点珠峰大本营发来电子邮件阎庚华失踪已72小时
正在珠峰的大学生登山队一切顺利
本报记者王灏铮自珠峰大本营报道 这几天,珠峰大本营一直处在一种压抑的 气氛中,“老阎”是珠峰大本营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每支队伍,无论中外,都 在打听他的消息,他已经和大本营失去联系整整三天三夜了。
■现在,6500米的前进营地,7028米,7790米,8000米的营地均没有他的消息
今天,由罗赛尔队带领的国际队将突击顶峰,大本营总联络官尼玛次仁已和他 们联络好,请他们在8300米营地寻找,并在沿途寻找。
■阎庚华出发时没带对讲机
阎庚华是5月20日和大本营失去联系的。出发时没有带对讲机,他说太重了。在 大本营,几乎每个人都熟悉这个“老阎”,他喜欢去各个帐篷串门,聊天。谁都知 道,他来了三次珠峰,前两次都没有登顶,谁都知道,黑龙江电视台在直播他的登 山活动。
■在山上,失踪是一种含蓄的说法。大家都希望今天再不要听到他“失踪”
chinaren大学生登山队的后勤李师傅清清楚楚地记得自己离开6500米时“老阎” 还在他的炊事帐篷里“吹牛”。李师傅拍着自己的铺位说:“就这么坐着,他压力 可大呢,怕自己不能成功。”李师傅和老阎同岁,都是41岁,那天晚上,他们还交 流过家里的事,李师傅的大孩子17岁,老阎的孩子12岁。
那天是5月14日,阎庚华5月17日离开了6500米的前进营地。李师傅说,人不会 说没就没吧。大家都在这么想。1993年,珠峰也发生过这样的情况,现在的中国登 山队队长王勇峰也曾和大本营失去联系28小时,就在大本营准备发出失踪消息的时 候,他出现在8300米的营地。在山上,失踪是一种含蓄的说法,大家都希望阎庚华 也有好运气,希望今天不要听到他失踪的消息。
■曾跟随阎庚华的两个夏尔巴,一个已神志不清,一个身体虚弱
从5月20日开始,不停的各种各样的消息在大本营传递。阎庚华身边有两个夏尔 巴,一个是40多岁的拉巴加参,一个是20多岁的拉巴次仁,均是黑龙江电视台为协 助拍摄雇用的。
5月21日,不知什么原因,大拉巴从7790米狂奔下山,既没有带冰爪,也没有任 何个人装备,在7790米到7028米期间曾发生一次滑坠,得到了一位乌克兰登山家的 帮助,使他安全到达7028米。但在7028米的营地,他已经神志不清了。
5月22日,联络官尼玛次仁派中国西藏高山探险协作人员培训中心的两名学员多 吉格桑和阿旺占堆赶上7028米营救大拉巴。据占堆讲,大拉巴在7028米已经奄奄一 息了,不能说,不能吃东西。
昨天,尼玛次仁又派上去三名学生和11名牦牛工把大拉巴背下山。下午6∶30左 右,大拉巴回到大本营。黑龙江电视台已经给他准备了氧气和急救设备,加拿大登 山队的医生参与了紧急救援。19∶00,大拉巴睁开了眼睛,开始喝水,但还不能说 话。晚上9∶30左右,小拉巴也回到了大本营,记者见到他时,正在吃面条,但由于 身体虚弱,没有接受采访。 小拉巴是了解阎庚华行踪的关键。他曾在山上说,他和阎庚华在5月20日登顶。 登顶前一天,在8300米休整时,氧气用完了。登顶下撤时,他和阎庚华失去联系。
■还有十几支登山队伍在山上
现在人们更关心上山的队伍了。还有十几支登山队伍在山上。其中一支是 chinaren中国大学生登山队,目前共有两名大学生和四名西藏登山队队员在海拔 6500米的前进营地,他们是北京大学学生陈科屹、西藏大学学生格桑,西藏队员嘎 亚、大齐米、加拉、多布杰,目前状况良好,今天将向海拔7028米突进,天气好, 明天向7790米突进。这两天,珠峰气候反常,每天有严重的高空风,山上风雪很大。 队长旺加表示,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施登顶计划。
另据专家分析,阎庚华生还的希望已经不大。
■阎庚华存在滑坠和冻伤的极大可能,处境极其危险
新华社珠穆郎玛峰5月23日电(记者金吉占堆、薛文献)由于连续3天山上气候 恶劣,加之前一段体力消耗较大,又在山上单独停留如此长的时间,阎庚华存在着 滑坠和冻伤的极大可能,其处境极其危险。
阎庚华生还希望渺茫 西藏体育局昨天发出通知紧急终止西藏登山
独行马 09:13:50 5月26日
转贴自toptoday.org
本报记者 王灏铮珠峰大本营报道 昨天,西藏登山协会正式宣布,只身攀登 珠峰的黑龙江人阎庚华登顶后失踪。珠峰大本营总联络官尼玛次仁说,阎庚华失踪 的这几天天气极其恶劣,他基本上没有什么生还的希望了。
根据多方资料,尼玛次仁确认阎庚华是登顶成功后下撤时失事的。据协同拍摄 登顶的夏尔巴拉巴次仁说,5月21日,他和阎庚华凌晨1点左右起床,化了点雪水喝 了,大约2点左右出发。早晨8点左右到达第二台阶(约海拔8600—8700米)。11点 到达顶峰。
在顶峰,阎庚华把一块刻有“公元2000年5月,只身攀登珠穆朗玛峰,黑 龙江人阎庚华,特此留念”字样的金属牌用哈达包裹后放置峰顶,又展开国旗拍照。 拉巴次仁也拿出拍摄和转播装备准备工作,但当时峰顶温度大约有零下35度,机器 一拿出来就不能工作了。他帮阎庚华拍照后,阎庚华把相机塞进胸前的口袋。他们 在峰顶停留了大约20分钟。
下撤时,夏尔巴拉巴次仁走在阎庚华的后面,在8600米左右,他出现了雪盲, 阎庚华消失在视线里。摸索回8300米营地时,拉巴次仁大喊阎庚华的名字,没有人 回应。
阎庚华和大本营的最后一次通话是在5月19日11点左右。尼玛次仁嘱咐阎庚华天 气不好,不要登顶了。但尼玛次仁感觉,阎庚华不想多说一句话,他下定了登顶的 决心。他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要休息了。
尼玛次仁说,阎庚华是在冒险。他心里一直把登上珠峰当做自己的梦想。阎庚 华连续来珠峰三次,就是要登上珠峰。每个月要和尼玛次仁通两次电话。直到今年 1月的一天,阎庚华电话里的声音是那么愉快,他说,赞助找到了,又可以来珠峰了。
尼玛次仁在珠峰当了好几年的联络官,他说阎庚华是攀登者中最独特的一个。 在珠峰,阎庚华被人们称做“珠峰乞丐”。为了珠峰,他可以说是倾家荡产,他说, 最对不起的人是他的女儿,对于12岁的女儿,他的照顾和付出太少。
黑龙江电视台新闻部关主任说,阎庚华在用自己的生命完成梦想。在哈尔滨, 他每天负重训练,从不间断,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珠峰。在珠峰大本营黑龙江电视 台转播点的上方有一块一人高的大石头,巴松乡来的石匠顿珠正在雕刻着这样几个 字:“公元2000年五月二十日中国第一个只身登上珠峰的黑龙江人阎庚华。”
本报实习记者樊宏伟北京报道昨晚20点30分,记者终于拨通了阎庚华家人的电 话。阎庚华的大哥阎庚辰已知道弟弟自21日后就没有联系上的消息。这位曾入选过 1987年国家登山集训队的汉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庚华可能出意外了”。
阎庚辰对其弟登顶成功充满信心,“庚华离家时就曾对父亲说‘我这回一定登 顶’。而且我看过电视台在珠峰的直播,感觉庚华的身体状况非常好,只要不是天 气和地形原因,这次他应该能成功。”在话语中他也流露出对弟弟的担心,“庚华 临走时,我们就有准备,他还专门叮嘱父亲‘我备不住就与珠峰同在了’,但希望 不会发生。”
本报记者王灏铮珠峰大本营报道记者昨晚获悉,西藏自治区体育局根据国务院 有关精神,下令终止在西藏境内的国内登山活动。由此ChinaRen2000中国大学生联 合登山队攀登珠峰的活动宣告终止。目前,大学生登山队已到达7028米,营地已建 到8300米,只待冲顶。
由于目前和山上联系不上,队员们尚不知道此消息,与该队合作的西藏登山队 旺加队长将于今天派人上山通知他们撤营。如果一切顺利,队员将于近日撤回大本 营。
去年五月二十日,阎庚华在珠峰五千二百米大本营处拍摄了这张照片, 今年冲顶出发前他将照片送给本报记者留念,并为照片题名“黄昏的珠峰”。
孤身勇攀珠峰失踪多日的阎庚华遗体被发现
每一天 11:51:11 6月1日
新华网拉萨6月1日专电(记者多吉占堆、薛文献)攀登珠穆朗玛峰失踪多日的阎庚华,其遗体日前被登顶成功的俄罗斯登山队员发现。
西藏登山协会珠峰总联络官尼玛次仁说,5月27日,俄罗斯莫斯科登山队登顶成功,他们在海拔8750米左右的第三台阶上部发现了阎庚华的遗体。遗体所在位置偏离下撤路线大约10米,根据这一情况可以断定,因遇暴风雪,阎庚华在下撤途中被冻死。
阎庚华于5月21日在恶劣的天气下登顶,成为国内单人登上珠峰的第一人。不幸的是,他在下撤中失踪。救援人员又无法到达海拔8750米的高度,所以未能找到他的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