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学历门:这个社会需要复制怎样的成功?


最近关于唐骏学历及其经历的质疑喧嚣尘上。
 
以前看唐生耀眼的简历的时候,也曾有过一两个念头脑中闪过:人同一个时间内怎么可能干这么多的大事情,“大头贴”,“卡拉OK计分系统”,“移民律师事务所”,“影视娱乐公司”,“计算机博士学位”,其行业和专业跨度、深度之大,时间之短,职业轨迹之乱,让人佩服到六体投地。我自己也是搞科学研究出身,深知获得一个真正的博士学位需要有多专注,需要付出多大的时间和精力,更不用说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计算机博士了(加州理工大学,如果所指是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的话,美国排名大概在前50以内,硅谷名校之一)。但转念一想,这世界牛人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未必没有别人能做到。因此疑虑归疑虑,自己也是中国无数劳碌命之一,自扫门前雪去了,要真有什么事情留给职业打假者吧。。。
 
因卖文凭被政府取缔的西太平洋大学(夏威夷),实际上是我国教育部都不被承认的野鸡大学,连唐俊口中所说的“四流”大学都算不上。换句话说,连我国排名1000的大学都不如。而若是唐俊所指的西太平洋大学(加州),2009年才开始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至今无博士学位授予权。这前后反差之大同样让人佩服的六体投地。对于广泛流传的版本,纵然是外界误读,作为视个人品牌如生命的打工皇帝,中国最顶尖的职业经理人唐俊,怎么可能完全无所知晓,也不急着纠错。事实上在其所著的书《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第一版中就有明显痕迹,号称自己获得的是加州理工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这些文字在第二版中消失了。解释只有一种,即使唐先生无主动伪造CIT博士学位,对于外界安给他的“加州理工博士”,他也乐见其成,在各种场合捣浆糊。与方舟子微博几番来回后没得到好处,唐骏放狠话说要采取法律手段,估计他不会,造假事实其实非常明显,再付诸法律胜算无几,无异于再将自己的丑事放大若干倍。据说该事件已引发连锁反应,拖累了唐生若干在中国“校友”高管。为了避免重蹈唐骏的覆辙,诸多名人、明星开始“主动”人肉搜索自己在互联网的简历资料,并进行修改更新。据百度百科相关负责人透露,事件发生后,至少上百位名人的词条都有不同程度的更新。
 
不过观众朋友们,这是中国社会,这里什么样的事情都能发生。极具讽刺色彩是,本来一个典型的打假事件,居然有部分人跳出来骂方舟子“无聊”(唐俊秘书的首度回应语)。有趣的是有些偏心的直接指责方舟子借唐俊炒作,而对唐骏先生出道以来的有意炒作则选择视而不见。还有少数“挺唐派”认为学历本来就不重要,能力摆在这里——正如学历与能力无关性的辩论一样,诚信是一个与之完全独立的问题,也是个不能做为辩题的问题。
 
作为系统动力学的信徒,可以说学历与能力有太正常的正反馈关系:学历越牛,就越受社会和HR认同,就会收到更多的关注和更多提升能力的机会,简历越耀眼,能力就越高,也越容易进入好的大学深造,再辅之以适当的包装甚至炒作,适当节奏的职业路径,一个人可以就此一步步走向成功。所以你说唐骏能力如此不需要学历证明,我可大不以为然。谁能想象手持野鸡大学博士学位或干脆假学位,能够进入微软公司?比尔盖茨,乔布斯,戴尔若干退学生可以说明一点,美国人会给低学位机会,对假学位则不可能有容忍的空间。
 
唐骏学历造假,只是个人的道德问题。我开始担心的问题是,随着网络的大范围传播和辩论,这开始演变成一场中国人价值序列的斗争。这是个一个大型辩论场,中国人沉重地回答着这样一个本来并不沉重的问题:我们这个社会应该复制什么样的成功?诚信与能力的PK中,若说谎能被大众接受并且轻易原谅,说明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已经变得混乱,丧失了公共道德底线。如若这样,那已经不是他个人耻辱,而是整个中国社会之耻。高学历者,高能力者,和诚信者,中国这地方实在太缺乏最后者了。其附带的推论是,中国这地方实在太缺乏方舟子这样的打假斗士了。其实只要打假有凭有据,退他一万步,纵然是炒作又如何呢?
 
其实我觉得把神人拉下神坛,倒是件好事。我们的年轻人终于可以打破学历困境,如此耀眼的职位,原来并不存在学位的障碍。我们的年轻人就此可以放心大胆地去闯,放心大胆地蔑视权威,理直气壮地不拿学位干着大事——这难道不是一种进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