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仙境宜种茶
古清生
很久的梦了,我想自己种些茶来喝,并且也能出售一些。此外就读书写作,读世界雅书,作传世雅文,山界之外的事不论,如今我在神农架官门山种茶了。
在 神农架种茶,基于一个传说。说是炎帝神农氏在神农架采药,尝植物以探解药性,一日中毒倒卧,有树叶飘落于水钵,醒而饮之,毒性马上解了,典籍载:“神农尝 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中国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我也就想,要是在神农架拥有一片茶园该有多好。几经周折, 终于获得茶园两个(以为神农架写作一本书为交换),一在石槽河边,一在斜岩之上。
石槽河,也是香溪的重要源头之一,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便是饮香溪之水长大,出落为绝世美人。每看香溪河,我心中都会生发一个遥想,这么纯净的世界,当是出落美人的地方。石槽河在官门山,此山以前叫关门山,一条长峡,通路处有一线天,真个是一夫守关,万夫莫开。辟路之后,关门山已名不副实,遂改,讨得个吉利罢。
沿了石槽河去,里面有一个小村,村人种植茶、洋芋、玉米为生,太阳懒洋洋的照临,却也是热烈,因海拔高达1300米的原故,春天要比外地迟上一个月,又早晚云遮雾绕,落叶和常绿阔叶林交织,野猪、羚羊和熊经常光顾。小村后来移民到镇上居住,官门山建了自然博物村,以及各式的植物园。
在 这山花烂漫,鸟语水流声环绕的地方,种植茶叶原本也没有污染,我采取宋朝时的茶叶种法,手工捉虫,手工拔草,施以榨过油之后的菜籽饼以作肥料,端是完全的 生态茶叶呢。去年考察中国大鲵,大众赞助了一辆速腾,我从武陵源开车到神农架,就开着速腾一车一车地拉菜饼肥,请人把荒园里的草拔除,又松土、掏沟,将菜 饼肥施了下去。其他的一些细节管理,都由我自己进行。
快到4月底,茶芽苏醒。每日驾着威麟X5去剪枝、捉虫、拔草、除蜘蛛……这样的精细管理,茶芽发起来了。比较起外面的以化肥为肥料,以除草剂除草的茶叶,却是清瘦一些。请来采茶嫂采茶,在小镇上找到李永宏、张成龙二位炒茶师,予以精炒,头道茶终于出来了。所获不算多,神农仙芽约三斤,神农翠毫约15斤。之所以少,我将碎沫与粗叶全挑了去,此为耗损,我为以好茶制作宜精而不宜粗。
接下来,我将斜岩上的野茶也采了,那是十几年前的人种了茶,却荒了,拇指粗的藤缠绕在茶树上,还有一些风口的茶树枯死。整理出斜岩的茶园,采的野茶炒出有二斤半。野茶的意义在于,品饮它可以领略茶树在自然状况下生长,味道又是何如?
白天有很多的劳作,晚上在小镇上与炒茶师们一道泡茶、品茶、聊茶。恰我从北京来时,带了西湖龙井、信阳毛尖、安溪铁观音及在宜昌人给送的采花毛尖。上述都是名茶,经品尝比较,得出我的茶叶皆高于上述名茶,这结果让我心中产生好多喜欢。
有 多少年没有喝到原生态的茶了?只有在童年,我的赣南的家乡,奶奶种了些茶,她揉制炒出的绿茶,喝得是那么的香。现代农业之后,每有化肥、农药、除草剂培养 出来的茶,味道淡然,或偏苦。然我的茶,味道香醇,亦有回甘。一时间,我的茶叶在小镇上声名传开,有两武汉客商在茶店试饮,不走,饮6泡了,仍然茶兴甚浓。想买,我没卖他们。不止是因为,他们报的400元价格与茶质差距甚大,且是我的茶叶,要让那些真正懂得生态茶的人品饮。故每在街上,遇讨要茶叶者,皆予回绝。
种茶之后,我忽然感觉到人生发生了一些变化,观察事物倍加细心,且是产生了洁癖,茶爱洁,近真诚,纯为君子之物。我真的相信,或许一百本书的作用,不能及我种茶的这一段岁月,对我人生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纯粹、真诚、洁与爱,似乎与茶一道接近了我。我亦相信,种茶人生,是为读书与写作的好时光。旧时文人墨客,爱茶,也是爱茶的底蕴,极其对人生发的影响。我终于成为一个纯粹的种茶与读书人,此将是我的以后的生命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