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或许他们真的已经死去,而我却在没有任何把握的情况下,再次撩拨起他们内心的希望
在采访这段历史的记录者抑或是援助老兵的志愿者时,我总会听到一个共同的说辞:上瘾。包括有好多人也在问我,为什么会对这段历史如此痴迷。其实我自己也一直有这样的感受,究其原因,就是觉得,我们不能再等了。真的不能再等了,或许再过三五年,等这些本已所剩无几且大多已步入耄耋之年的老兵一个个带着遗憾和失望入土之后,我们的忏悔,我们的救赎,还能有何处可以安放?
对此,崔永元曾有一个十分有趣的比喻:于丹的《论语心得》特别火,为什么火?不就是因为没有孔子的采访嘛?如果陈晓卿的《见证·影像志》一天一集孔子的采访,谁还听论语心得啊。论语都是孔子死了300年后才成书的,已经都不对了,再心得一遍,不知道说的是谁的事了。我们做口述历史这件事就是直接听孔子说,然后你发表心得,别听别人心得了。我们世世代代老听心得,进步速度会非常慢。
电视连续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在拍摄期间,曾发生多起意外事故,先是片场突发爆炸,西安电影厂的一名烟火师被弹片穿过胸膛不幸身亡,后来是一座临时临时搭建的桥梁突然坍塌,多人受伤。腾冲的一位朋友说,这两起事故接连发生之后,剧组曾停下拍摄进行了反思,除过内部查找问题进行整改之外,还专门组织人去国殇墓园祭拜了一次,之后的拍摄就顺利了许多。
用什么来诠释这样的诡异。是不是我们的救赎已经来得太晚?是不是我们已经成了罪人?
真的不能再等了!后来,我也一直在自责,如果在10年前,或者更早的时候,我就发起组织了流落缅甸的中国远征军回国寻亲团,那该是一支多么壮观、多么抖擞的队伍啊!
李锡全回到缅甸之后,关于他的新闻还一直在发酵,他不仅被评选为2008年湖南常德市的十大新闻人物,还被央视列入感动中国候选人,甚至百度上还有了他的贴吧。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和李锡全联系过,只是偶尔会辗转听到他的一些消息,对他的描述最多的是他的话好像多了起来,经常给别人讲述他回家的经历。
也正是这些偶尔带来的消息,让我又想起了密支那的另一位云南宣威籍的老兵李广钿,这位和李锡全有着同样命运的老兵,会不会因为李锡全的讲述而黯然神伤。为了尽快帮李广钿找到家,我在博客、宣威的百度贴吧以及天涯论坛等地方发布了为李广钿找家的信息,网友关注的不少,但一直没有有效的信息。
2008年就在这样的忙碌、焦虑和感动中结束了,山西娄烦事件带给我的喧嚣也日渐平静。不管是这个国家还是我这个个体,2008年都是一个太让人难以忘记的年份,除过喝彩,还有内心的不安和骚动。我也一直在反思,在这个充满贪婪、自私和灰色的世界里,究竟该如何做一名记者,该如何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
在年终的一次聚会中,一位朋友向我谈起李锡全回家这件事引起的巨大反响时,忽然问我,缅甸还有多少个像李锡全这样的老兵?那一刻,我突然满脸涨红,就像做了错事的孩子,无地自容。我反思,自己是不是在获得了一些鲜花和掌声之后就忘乎所以止步不前了,自己是不是在帮助了李锡全一个老兵之后就抹平了内心的愧疚,自己的救赎是发自内心,还是仅仅在求得一时的慰藉,抑或在沽名钓誉?
在缅甸密支那采访的时候,我曾听老兵们讲,在缅甸的仰光、曼德勒以及一些偏远的小镇还有至少二三十位老兵,他们当中还有好多人和李锡全一样,期待着回家,期待那个他们曾经用鲜血和生命庇护过的国度的问候。
朋友的话语让我意识到,帮助李锡全回家,只是一个开始。每一个英雄,都值得我们用尽心思去呵护和尊重。
我开始谋划一个更大的计划:尽最大努力去采访更多的流落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兵,然后为他们找到家,再接他们回国寻亲。虽然比起李锡全一个人回家来说,这个活动难度更大,不论是经费的筹集,还是政策的限制,抑或是途中的安全保障,但我已无法也不想等到万事俱备的时候,我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后来整个活动的过程也印证了这一点,许多参与活动的志愿者都感慨,不知道第二天会面对什么,不知道老兵的回家之旅会不会因为一个意外而戛然而止,我们每一天都在忐忑、失望、狂喜中度过。
我将这个采访计划汇报给单位领导之后,得到了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作为一名记者,这几年里我经常“不务正业”,感激的是,我的领导最终都给予了肯定,甚至有些事情可能做得不够严谨,他们也表现出极大的宽容。
这一次,我依然邀请高飞一同前往,他一口流利的缅语以及在缅甸广泛的人脉,对我来说至关重要。
碰巧的是,就在我即将启程的时候,电视连续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开始热播。“走啊,我带你们回家”,这是《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比较经典的一句台词,有点神经质的伪团长龙文章,就是利用这句话,给了那群残破不堪的溃兵们一个希望,让这些溃不成军的败兵走在了一起,从一开始的十几人,到后来的上百人,再到后来的上千人。这些人,在龙文章的“空头支票”的激励下,又一次拿起枪走向战场,最终又一个个成为炮灰。
剧中另一个揪心的台词,是孟烦了给“团长”说的,“你让我们有了希望,明明已经死亡,你却让我们还有希望?其实我们明明已经死去,你为什么?为什么要那么残忍?让我们还有希望?”
希望,可以让一个人活得更久;希望,也可以让一个痛苦更久。
当我在缅甸接触了更多的中国远征军老兵,了解了他们痛楚、感知到他们的绝望之后,我才真正懂得了《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那些经典台词的含义。后来回想,我觉得自己当初竟是那么的莽撞,或许他们真的已经死去,而我却在没有任何把握的情况下,再次撩拨起他们内心的希望。
在缅甸曼德勒采访老兵张富鳞时,我曾告诉他,等我回了国,我会帮助他找家,并且接他回家探亲。没想到的是,张富鳞一脸不懈地告诉我,几乎每一个采访他的记者都给他说过同样的话,但最后没有一个人去帮过他。张富鳞的话让我觉得羞愧,也让我再一次坚定了决心。
“走啊,我带你们回家。”从再次前往缅甸的时候开始,我就不停地默念着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