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7月30日


7月30号读报

 

南京彻查地下危险品运输管线

《扬子晚报》说,昨天下午,7·28事故做了最新的通报,截止到29号,事故已经造成13人死亡,而昨天所提到的死亡救援人员,是一位联防队员。目前事故原因还在深入调查中,已成立了4个事故调查组,包括专家组、管道施工单位调查组等。这样的大事故一般要调查2个月,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至3个月,因为查处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

这次事故,还暴露出一个问题。一般类似的工程,施工方都会拿到工地的地下管线图。但是这次施工队伍拿到的地下管线图,因为历史原因,地下管线的实际分布情况,和图纸上的有很大差距。也就是说,这所谓的地下管线图,不能给施工带来任何指导……

其实在整整两个月之前的5月27号,和燕路390号南京金陵塑胶化工有限公司的外围工地,一根丙烯输气管被施工机械挖断,造成大量丙烯泄漏。险情威胁整个迈皋桥地区,警方紧急排险长达6小时,疏散了上千名居民,整个现场严禁抽烟,严禁使用手机,以防止丙烯发生爆炸。幸运的是,那起事故没有造成人员受伤。

南京市是座化工重城,江北、大厂、雨花和梅化等都有大化工原料运输管线。现在南京地上和地下的物流运输管线,加起来一共约有6000公里,其中95%在地上,地下的有5%。按照国家的新规定和标准,像丙烯这种危险品物料运输管线,应该是地面运输。

这次的事故,让南京市成立了专门机构,对全市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分布情况进行探测,重新标识出来,进行全面的摸底检查,并用2到3年时间,把这些地下危险品原料运输管线全部清理掉。

不过,这次的事故,也体现了南京人民的热情,比如28号那一天,全市就收到献血31.4万毫升;南京的医院对危重伤员采取了“一人一个抢救小组”……南京交管部门也提醒,爆炸当时,救伤者的、受惊吓的闯了红灯,可以去交管部门销记录。

 

 

水淹龙蟠路

《金陵晚报》和前面的节目都说了,昨天下午水淹龙蟠路的事情。据自来水公司的估计,是野蛮施工导致的。

报纸的副标题很值得思考,孩子很开心,城市很受伤。当然,孩子的开心是因为他们只知道满大街的水,让他们在炎热的夏天感觉到了一丝凉爽。而城市很受伤,受伤的不仅仅是龙蟠路这条道路,而是给市民带来的,对公共设施安全的担忧。

其实不止在南京,翻开各地报纸,其中有关地下自来水、煤气管道和电力、网络线路等频频遭施工者损坏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作家龙应台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大意是说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不发达,看看城市的下水道就知道了。其实相比于静态的下水道,动态的施工现场更具参考价值。

野蛮施工,体现的不是施工者是否,而是我们整个城市管理是否野蛮。

 

城北楼盘喊出江北价 最低6345元/平方米

《南京晨报》说,最近,城北迈化路一家楼盘,打出了一张折扣后最低价格6345元/平方米的牌,这样的价格甚至比江北的在售楼盘价格都要便宜。据称,该楼盘为国企下面的房产开发公司,项目开发用地为企业自有地块,而总开发面积较大,因而售价选择低开。

据业内人士分析,今年下半年南京将有一大批别墅项目集中上市,届时个项目之间的优惠促销还会升级,对于购房者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

 

8月1日起 南京增开12趟暑期临客

《金陵晚报》说,因为暑期出游高峰,有需求的旅客最好提前计划好出行时间,并根据火车票预售期的第一时间购票。现在南京火车站预售期是4天,各大火车票代售点的预售期是11天。

 

下个月 江宁新辟两条区内公交线

《金陵晚报》说,主要是为了和地铁衔接,方便江宁区居民的出行。其中区内26路车从出口加工区客运站到江宁开发区;区内28路由出口加工区客运站开往金王府装饰城。此外,公交175路车延伸到红山地铁站,并开通区间车;安丹线将由安德门改从宁丹路运行。

 

近期人口普查 请居民配合

《金陵晚报》说,从7月上旬到8月31号,南京市将进行人口普查。各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将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上门入户的调查。

此外,这次普查中,将首次对外籍人口、港澳台人口进行普查。

 

先买新的再交旧的也能拿补贴

《现代快报》的消息,省商务厅说,江苏省继续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以前的流程是消费者先交旧的家电、再购新的家电,然后换10%的补贴,现在也可以在购买新的家电后再交付旧的家电,比如物流公司在送新家电时顺带捎回旧的家电。同样的,汽车以旧换新也可以享受这样的优惠政策。

 

移动大幅下调香港等地漫游费

《现代快报》说,,从8月1日零时起,中国移动将大幅下调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十个方向的漫游费,届时拨香港当地为0.99元/分钟;拨回内地为1.99元/分钟,较原3.99元/分钟的资费下降了不少。短信费用也由1.19元/条降为0.39元/条。新加坡、瑞典、挪威等9个方向的漫游费也将下调。根据优惠方案,本次国际漫游费同时针对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三大品牌。

 

这是在建桥还是搭积木?

《扬子晚报》说,最近,无锡高浪路高架工程施工期间,一座刚刚建好的高架桥墩却莫名其妙被拆除,无锡一网友将拆除图片曝光网络后,引起强烈反响,网友们戏称之为“积木桥”。

对此,该工程施工人员表示,设计单位的图纸太复杂,看不懂,那个桥墩建错了地方,有5、6米的误差,只好拆除。而业主无锡市重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桥墩被拆除是因为质量不过关,问题桥墩应该由施工方买单。据了解,一个桥墩的建设费用大约在30万元左右。

 

 “捆绑式”低保有拿尊严换饭碗之嫌

有媒体(红网)说,郑州最近出台政策,规定拒绝有关部门介绍就业或技能培训;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公益劳动等12类人群,不能享受城市低保待遇。

其实,很多地方都把参加公益劳动作为享受低保的附加条件。它的政策依据是1999年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在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但尚未就业的城市居民,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期间,应当参加所在居委会组织的公益性社区服务劳动。

虽然让享受低保者参加的不过是一些简单的公益劳动,但活动频繁,几乎每周都有……而参加这种公益劳动,等于公布了自己的贫困身份,是对贫困者的一种变相示众,有拿尊严换饭碗之嫌。

所以,如果职能部门不如低收入者申报和审核环节上多下功夫,尽量减少公开低保户身份,既为低保户减轻了压力,也让他们享受低保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人格尊严。

至于对那些没有时间或考虑面子,而没有参加公益活动的,也不必“一刀切”硬性取消他们的低保享受资格。如果取消了,他们的生活难免又会陷入新的困难,这样可能又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高考加分泛滥成灾:重庆每5个考生有1人获加分

《中国广播网》说,有调查发现,今年重庆市参加高考的19多万名考生中,几乎每5个考生中,就有一个考生加分。而值得注意的是,去年,重庆高考加分的人数竟达到6.5万人,大约每3个考生中,就有一人加分。

去年,重庆少数民族考生身份造假丑闻曝光后,今年重庆市大幅减少了高考加分的项目和分数,然而,今年重庆17.19%的加分人数比例,仍高居全国榜首。据了解,教育部的加分规定只有14种,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加分规定却有近两百种之多。如此多的名目,也该“精兵简政”了吧。

 

 

大病缠身 克林顿被曝只能活半年

《金陵晚报》说,这几天,就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千金切尔西举行盛大婚礼之时,美国杂志《环球》爆料称,经过医生诊断,克林顿很可能将只能再活半年!报道称,长期因心脏病而吃尽苦头的克林顿不幸罹患帕金森氏症,病魔缠身,现年63岁的他体重在减轻,看上去也憔悴了不少。医生已宣告他的寿命只剩6个月。好不容易能挽着爱女的手步上红地毯,却恐怕见不到孙辈诞生。

不过到底真相如何,克林顿方面没有做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