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的感悟
我喜欢看电影,但很难有电影能吸引我看两次的,《唐山大地震》是个例外。对于做过多年娱记的我来说,深谙电影里的场景无非是在演戏,因而情节无论多么感人,我也常常是处变不惊。但我很佩服冯小刚,以清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真情故事,引起我内心的共鸣。当李元妮向方登跪下,首出那段“你从哪里冒出来的?我还一直以为你和你爸在一块儿呢!”台词时,我禁不住热泪盈眶。但即使哭泣,也是温暖的。电影给我的感悟很多,谨记下几点,聊为给自己心灵的安慰吧!
感悟1,亲人终究是亲人。方登与养父之间、与亲生母亲之间,纵然相隔多年,仍然是割不断的亲情。
感悟2,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是李元妮常挂在嘴里的话,32年来,她固守在唐山,儿子接她去杭州她不去,给她在唐山买房子她也不搬,就是要守着老地方,让丈夫和女儿的魂儿回来时找得到家。
感悟3,只有自己有了子女才能体会父母之爱。方达和妻子要回妻子老家过年,方达要把孩子留给母亲伴她过年,妻子则要把孩子带走,因为她觉得舍不得孩子。方达对母亲说,他不放心母亲一个人带着孩子过年,母亲说,你当初离家到杭州打工时,我也是这种感觉。方登从大学退学多少年后回到养父家,对于这么多年音讯全无,她的解释是“怕您担心”,而养父的话更加震撼人心:“我是天天在担心你!”
感悟4,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一次杭州发生地震,方达的员工们四散而逃,她叫住秘书说了这样一句话。从唐山大地震废墟中爬出来的人深深地懂得,淡定地面对一切是最合适的生活态度,在小问题上不要计较,在大难题面前计较也无济于事,这种启示,对谁都有用。
感悟5,母亲的承诺是最伟大的。在地震那晚,方达方登想吃西红柿,母亲准备了两个,方达回家时偷吃了一个,只剩一个了,母亲说让弟弟吃,明天再给方登买,方登不信,说“妈妈骗人”,母亲承诺“妈妈不会骗你”。结果当晚地震了,母亲认为方登已死,当32年后再见到女儿时,摆到方登面前的是一盆的西红柿。母亲说:“西红柿都给你洗好了,妈妈没有骗你。”母亲的承诺,总是一诺千金我,触及人的内心深处,催人泪下。
感悟6,选择是无奈的,却不得不选择。一块盖板一头压着姐姐,一头压着弟弟。撬弟弟这头会压着姐姐,撬姐姐这头会压着弟弟,只能救一个,怎么办?因为选择了救弟弟,姐姐在其后的32年里恨母亲。直到汶川地震时,方登作为自愿者救护一位被压住腿的女孩时,才发现母亲的决策是多么痛苦与无奈。那位母亲为了救女儿,让医护人员给女儿截肢,“就让女儿长大后恨我一辈子吧”,生命和残疾之间,母亲选择了后者。当这位母亲拼命要去找会女儿截掉的那条腿时,死命抱住她的方登浑身颤栗。后来方登见到母亲时,在墓地外蹲着哭泣,扑进母亲的怀里说:“方达是我弟弟,他活着多好啊!”是的,就算当年母亲选择了救姐姐,难道方登就会快乐吗?人生的选择有太多的无奈,但你不得不做出选择,这就是生活。 (2010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