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率控制在40%以内谁说了算
李华新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50分报道,“怀孕,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天大的喜事。但对于现在的我,对于我们家,就是灾难!”一位在网上颇具号召力的年轻妈妈近日发了这样一个帖子,讲述自己的危险经历,并告诫准妈妈们能不剖就不剖。(中广网北京7月28日消息)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份最新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在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间的剖腹产率高达46%,而世界卫生组织对剖腹产率设置的警戒线是15%。
针对居高不下的剖腹产率,山东烟台市卫生部门近日要求下属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控制剖腹产手术,争取年内将剖腹产率控制在40%以内。烟台市的这一做法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各方争议。
现在一些城市白领把做剖腹产已经当成了一个怀孕生产的必须选项,而对于做剖腹产对孩子的一些不好之处,显然是并没有让人们普遍知晓。
剖腹产率居高不下,究竟是少数医生为经济利益而怂恿剖腹产,还是孕产妇家庭的主动要求?行政干预的方式能否降低剖腹产率?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存在不同的看法的。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产妇自己的选择,而是要从社会医院和产妇家庭等等各个方面来做具体的分析。
目前的剖腹产率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医院。我们知道有关剖腹产它对母婴的影响,很多城市的白领女性尚且知道的不是很清楚,更何况我们国家还有大量的农村女性,她们了解剖腹产的相关情况只有一个途径,就是在临产前跟医生的沟通,所以如果你医院没有尽到告知义务,没有把剖腹产的风险告诉的很清楚的话,很容易误导产妇。这是对于医院方面来说的,目前我们的医疗体制还有很多的问题,其中比如剖腹产的费用要远高于顺产的费用,在一个盈利的思维情况下,很多医院就愿意给孕妇做剖腹产手术,而不愿意让她自然生产。
不过现在的一些年轻的孕妇,不愿意忍受生孩子的疼痛而选择剖腹产的也是一个原因。现在孕产妇的层次当中,80后已经占主要的了,她们本身就是独生子女家庭出身的,本身对于疼痛感,对于这些东西它比较回避,而且还有,就是35岁以上的高龄初产妇也比较多,由于她本身条件不具备,她也是需要来进行剖宫产这样一种状况。剖宫产的时候要大人和要孩子的这种难题其实是交给了主刀的大夫,我觉得它其实是大家共同回避责任,回避困难的一个必然的选择。
其实一个负责的们母亲,与其忍受生育非痛苦,也要避免因为剖腹产而对孩子生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则是负责的母亲的真正选项,因为生孩子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使得孩子能够健康生长,而剖腹产也是有一些比自然生产的弊端。总的来说,
1、阴道自然分娩最好。子宫收缩时,迫使胎儿胸廓运动,促进胎儿出生后的呼吸功能;分娩过程中头部随产道变化大,可增强胎儿脑的功能。2、自然分娩与破腹产比较,出血少,感染少,恢复体力快。3、破腹产婴儿比自然分娩婴儿生理适应机能差。4、当骨盆狭窄,胎盘早剥,当置胎盘,产道进展不顺利,胎儿将有生命危险者,为了将母子从危险中抢救过来,应当机立断,实行破腹产。
医生为了不愿意耗时间,或者不愿意承担风险,就把剖腹产手术当做一个非常平常的生孩子的方式来运用,这种方式如果长期运用下去的话,不但对母体和胎儿未来发展不利,甚至在以后会影响到中国一代人的生长和发育。
现在有些地区对于剖腹产已经做出的响应的要求,其实对此我们不应该再有甚异议。因为一个健康的民族,一个国家的人口素质,对于人们来说应该是共同愿望。
那么孕妇的剖腹产究竟是谁说了算,相信更多的母亲的选择是倾向于面向未来的。
(济南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