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象 己丑 三三震上震下
震——顺帝荒淫、韩林儿称帝的预言
谶曰:
时无夜,年无米。
花不花,贼四起。
颂曰:
鼎沸中原木木来,四方警报起边垓。
房中自有长生术,莫怪都城彻夜开。
蒙古崛起于游牧,以征伐战略为能,却
不能善于文治。而且自从元世祖锐意经略东
南,几乎无一日不用兵,国内又闹骨肉之乱(阿里不哥和海都之乱),国库空虚,自然而然重用言利之臣,兴铁冶,增盐税,搜刮民脂民膏以丰国库。于是民不聊生,怨声而起,成都的千户王由于不施德政,被人迫杀。元世祖又派卢世荣继任其位。凡上面有利益施予人民的,都被他括取一空,后来终于由于贪污而遭死。总之,各地官吏贪污成风,四方骚然。到了武宗,虽有心治国,无奈迷信喇嘛,沉溺于酒色。国政日非。到了顺帝年间,顺帝更是淫于声色,宠任番僧,番僧都教顺帝房中之术叫“演碟儿”和“双修法”,宫中男女光着身子追逐戏耍,君臣一起宣淫,把朝政搁在一边不顾。这时由于连年蝗旱,人民大多贫饥不堪,路有饿莩,一部元史,几可用“时无夜,年无米”。来概括。“时无夜”指皇帝的夜夜春宵。“年无米”是指人民的贫饥。
谶曰第三句“花不花”就比较费解了。从字面上来解,它是花儿不开花之意。它倒可以象征这外貌庞大的元朝,其政绩并没有开花结果,反而不到百年即落得“贼四起”(谶曰第四句)的地步,这种解释并无不可,而且有它中肯的地方。可是金圣叹把这“不花”解为一名宦官叫“朴不花”。这朴不花原是顺帝奇后的同乡,两人如漆似胶,朴不花利用和奇后的关系,外结权相,气焰薰天。确实,他害了元朝不少。可是“贼四起”总不是他引起的。而且,“不花”也不只是他一个人,有术不花,刘哈刺不花,彻里不花,也先不花,姚伯颜不花等不胜枚举。
由于苛政饥民,于是盗贼四起,中原各地豪杰,乘时起来角逐争雄的,计有吴天宝、方国珍、韩山童、徐寿辉、郭子兴、张士诚、刘福通、陈友琼、何真、明玉珍、梁王及段氏等盗乱集团。这些盗乱直接促成元朝亡国的主因,谶曰“贼四起”写得如亲见一般。
至于颂曰第一句“鼎沸中原木木来,四方警报起边垓”。原来仍是在说元未的农民起义,“鼎沸中原”,“四方警报起边垓”几字就可知道他在指农民走访遍及全国,元天下大乱矣!而里面的玄虚乃在于那“木木来”三个字。原来在起义集团中有一首领刘福通和白莲教首领韩山童,韩山童战死后,刘福通就立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帝,建都汴京,称为宋都。在明太祖建国以前,规模较大的称帝建都。“木木来”原来指韩林儿称帝这件事。
颂曰的第三句“房中自有长生术”正是指西僧教导顺帝沉溺酒色,追求长生术这件喇嘛乱政之事。颂曰第四句“莫怪都城彻夜开”指顺帝沉溺于酒色娱乐之中,而贴身宦官朴不花又隐瞒警报,结果大都毫不防备,城门日夜敞开,最后被明将徐达、常遇春轻易攻破。